首页 > 民国书籍 注册| 登录
名伶化妝譜
作者: 实事白话报编辑部
出版时间:1923
来源: 学苑出版社编,2012年1月出版,《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10辑)
在线阅读 原版式阅读 本书阅读

书籍前言

序言

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蘭生)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卓然)原版阅读

蓋聞簡兮萬舞 賢豪退隱於伶官 伯也執殳 戰士寄身於步武 緬古人之裝束 憑戯場之貽留 此名伶化裝譜之足重也 吾友戴君蘭生 集當代名伶之照片 歷艱難締造而成書 覩漢代之威儀 感懷優孟 寄陽秋於粉墨 寓目忠奸 雖息夫人不言 各判燕環之肥瘦 問大將軍何在 請瞻褒鄂之風姿 巷有烏而莫辨雌雄 雪有鴻而常留爪迹 書成巨册 顔如玉自在其中 閱徧後宮 王昭君未嘗遺漏 是誠覿面猶如相識 小道必有可觀者矣 嗚呼 聲音之道 政治相通 今者萃名優於一堂 駐童顔於千古 認廬山之面目 以秋水爲精神 絃外味悠然可尋 譜出無聲之欒 鏡中人呼之欲出 永留不@@之身 用贅數言 誌予景仰原版阅读

壬戌除夕竹蓀董彧題原版阅读

梨園舊名 舞臺新號 樂尊羯皷 裙貴留仙 藉粉黛而正世風 由管絃而啓民智 風流天子明皇敎子弟之歌 儒雅將軍 周郞顧霓裳之曲 奇書問世 異彩冲霄 諸子結翰墨之緣 羣伶獲金榜之喜 經理戴君之雅譽 布滿京華 編輯何君之淸才 襄著菊譜 深哉妙趣 風月盈篇 蔚然大觀 璣珠滿紙 口吐白鳳 楊博士之文章 筆生鮮花 江騷人之詩賦 高人主任 雅集名流 不佞無才 欣逢盛舉 時爲臘月 瞬過三冬 菊影備而斯譜刋 伶史@@而此書印 取忠奸於史策 寓褒貶於春秋 擅王維之丹靑 秉@@狐之鐡筆 六朝風物 綺麗空前三唐錦囊 蒼茫絕後 蘭芳艷影 如宓妃之凌波 小樓雄姿 似趙雲之對陣 繡虎臥 雕龍藏 幻化怡人心神 迷離撩人耳目 生旦凈末丑 描盡世界之形 智仁信勇嚴 寫到聖賢之意 洛陽紙貴 三都赋昂 此譜與日月長圓 諸伶共江山不朽 嗚呼 往者已矣 來者可追崑亂弱而皮簧興 徽班微而成社起 歌衫舞扇 犧牲色相之人 扮烈飾貞 現身說法之士有志師曠 何畏伯牙 言行信而姓字香 藝術高而聲名震 出藍之譽 誰增前輩之光 來日方長 我望後起之秀 壬戌嘉平白軒唐晶明原版阅读

上古無樂歌 壤歌衢謠 皆天籟也 自虞舜揮五絃之琴 而歌南風 樂歌始相合奏 周則掌諸伶官 然皆用爲宗廟朝聘之儀 而非以爲悅目賞心之具 有唐倡始梨園 襲歌詩@@意 翻爲樂府 名伶如李龜年輩 均邀殊寵 歷代因之 雖音調而異 而惜皆不傳 有淸於南府置昇平署 宦官歲時演劇 以供上賞 後更召名伶入爲供奉 祿賞優厚 侔於顯秩 乾嘉以來承平日久 士大夫退食之暇 研究音律 從事聲歌 日相安於逸樂 四方菊部 咸集京師莫不犧牲色相 貢獻才藝 兢爭一日之名 朝野上下 雅尙絲竹 幾成風氣 沿至於今 名伶輩出 聲價日高 中外人士 皆相推重 有不得見者 亦思一覩化裝爲快 戴子蘭生 鑒於世人之思想 爰有名伶化裝譜之作 以饜中外眼福 問序於余 余維色相甶於天生 才藝兼乎人力 諸名伶竟能本天然之色相 而益其至精之才藝 又得蘭生從而彰之 宜乎社會歡迎洛陽紙貴也 江淮散人李毓如原版阅读

匏巴鼓琴 鉤絃柱指 鳥舞於野 魚躍於淵 秦靑撫節 郊衢長歌 聲振林木 響遏行雲 若@@夏而叩羽絃 以召黃鐘 霜雪交@@ 川池暴沍 及冬而叩徵絃 以激蕤賓 陽光熾烈堅冰立散 又若曼聲哀哭 一里老幼 悲愁垂涕 相對三日不食 曼聲長歌 一里老幼 喜躍汴舞 弗能自禁 乃忘向之悲也 見於外而感於内 聞其聲而變其形 易態度 動心性有合符節 廢寢忘餐 快然自得 曾不知老之將至 噫 此何事也 此非聲歟音歟歌歟舞歟甘棠之下不足以勉其仁 大樹之前不足以勵其勇 乃若一聲一音一歌一舞 餘音繞梁 頓挫切膚 而人心爲之感矣 而風俗爲之移矣 由是觀之 歌舞之道不亦大有爲耶 古之歌舞今無聞焉 雖有所述 亦無足徵 今之所謂善歌舞者 惟驪山後裔梨園之子弟也 或粉或墨 或嬉或怒 亦怨亦慕 亦泣亦訴 波濤夜驚 嫠婦長嘆 寓之於目 感之於懷 人非草木而不爲之動色改色 人憂亦憂人喜亦喜者幾希 是亦謂其有關社會人心 誰曰不宜 然而歌舞無常 音容難駐 師曠之淸角 鄒衍之吹律 韓娥之雍門 飛燕之掌上 述而已矣 思而已矣 至若窺其裂石驚波之態 折腰舞袖之容 吾恐無從而尋問矣 悟已往知來者 而今而後 一肌一容一翩一舞 其可不留示於將來耶 友人蘭生 爲近世愛護戲劇者之一 不惜心力 搜集今世名伶化裝小影多種 彚印成册 囑予以爲文 予曰 是亦韻事也 聊誌數語 以爲名伶化裝譜序 壬戌冬遼隱序於都門桐影山房原版阅读

戲之道至今日而益尙矣 蓋以其崇德象賢@@奸貶佞之旨 足以維風化正人心 而救斯世於不敗也 然演之者不得其人 則忠者不能狀其忠 義者不能狀其義 奸者不能狀其奸 佞者不能狀其佞 以至於智愚賢不肖舉不足以狀焉 勢必至肅虎類狗 貽笑於人 又安能使人有忽喜忽驚忽怒忽悲之妙 而潜移默化於不自知乎 故戯雖善 而演之者端貴得人 今得其人矣嬉笑怒駡無不盡神 往復抑揚皆能中節 以至於一話一言一動一靜 無不逼肖古人 使忠義之心 奸佞之態 絲毫畢露 令觀者注目屛息 神與物化 幾忘其爲優孟衣冠也者 固可謂之盡美盡善矣 然聞其聲而莫辨其人 與夫知其人而未見其貌 不亦猶有憾耶 即知其人見其貌 可以無憾矣 然使之與草木同腐 後世無聞可乎 此蘭生先生 所以有名伶化裝譜之作也 蘭生之爲是書也 凡今日梨園之翹楚 而享有盛名者 其姓名別號籍貫年歲脚色技藝出身住址 以及其化裝小影 無不博採旁搜 一一備載 使閱者一目了然 洵可謂之大觀而今之名伶 亦可賴之以傳矣 且讀是書者 見其貌知其人 則必欲聞其聲 而觀其戲 其焉能不爲之潜移默化 使善者興起 而惡者懲焉 化人心於善良 反風俗於敦厚 其功豈淺鮮哉 又不但僅傳其人而已也 則是書也 豈可與世俗之捧脚者同日語耶 蘭生與予爲文字交 書成屬序於予 予未獲以不文辭 爰爲之序 壬戌臘月北平申之蔡保福序原版阅读

東國聽花 常著中國劇 並羅列諸伶名號 予嘗病其不附列傳爲憾 予欲@@斯善利 又勞勞衣食 未遑握管 乃實事白話報社主人戴君蘭生 先我爲之 廣搜博采 撰名伶化装譜一書斯譜也 即近今名伶之歷史也 史秉直筆 凡色藝品行舉止年歲籍貫畢具 非僅化裝成圖而已也 然必取化裝者 方足以顯專長 而別態度 自古名伶輩出 多發祥於北京 北京爲人文薈萃之區 而優人之優 伶人之靈 實有超乎象外者 柳敬亭蘇崑生李龜年輩 卽今伶界何嘗無偶焉 使無文人而顯揚之 俾終埋沒於伶界 未免有@@天和 况人才之選舉 以美術爲大觀 而劇界之演古勵今 惟妙惟肖 非具大智慧者不能爲 而觀劇者 非具卓識巨眼不能領略妙諦 品劇者非具公理正義 不能言也 戴君蘭生 著斯譜 不獨顯伶界之幽光且作美術之鼓吹 正樂即以正俗 絃歌而成雅化 斯譜也 有益於世道人心 豈淺鮮哉 予不禁爲浮大白 而分韻之 並鼓其餘興以爲序 公道在人心 奇文共欣賞 其實予與戴君神交而素未謀面者也原版阅读

民國壬戌 夏歷嘉平@@望日 緣蘿菴主江都葛蔭春廉夫氏 題於京師城南寄廬之春先堂以此易彼謂之化 以假形眞之裝 化裝之道 雖爲小術 然有深意存焉 夫以演劇之業遊藝事耳 士君子推爲有移風易俗之功 豈不以其感動人心迅速故哉 吾人之觀劇也 明知其爲戯 覩忠@@者 而生敬佩之心 見奸邪者 而萌唾罵之念 警世諷人之效 亦云偉矣 而敎育之術 固己隱厲其間焉 然一劇之構造事實未明 而忠奸正邪之評判己定 則所謂化裝作用之功矣 苟演劇之伶工 於化裝之術 所操精妙 飾聖賢則凜凜然而有神威 飾宿將即奕奕然而生英氣 風流倜儻 疑李學士之復生 娥媚姣好 誤楊環妃之再世 他如忠臣俠士 贓官蕩婦 莫不裝假化眞 雖婦人孺子 無待吿而知其所扮者之忠奸邪正矣 故管見以爲品評伶工技藝 化裝應居其首 唱念場步 在其次焉 邇世劇@@進步 名優應世而出 扮演戲劇 多能妙肖古人 惜乎舞臺一瞥 旋成過眼烟雲 嗜戲者欲圖復觀 時機須待 况演者不能永處一隅 而觀者亦或異鄕作客 是伶人佳作之容 常成偶遇之情 能不抱憾也哉比年報紙 雖時有刋登名伶小照之舉 然散見各報 勢難成@@ 終使嗜劇者 有闕望之嘆 今幸實事白話報社戴蘭生何卓然二公 不惜心力 廣集名伶小照 約百餘幅 刋印成册 題其額曰 名伶化裝譜 皆時下名伶 得意之作所撮 自後人人可手執一編 譬之萍水之交成爲永伴之友 詎非嗜劇者一大快事哉 况此書 印刷精艮 搜羅宏富 更叙列譜中諸伶略歷 允爲盡善盡美 想贊成者 必當接踵而至也 余與卓然君爲至友 與蘭生君亦爲@@交余因二公之書將成也 故樂而爲是序 時在壬戌年臘月榖旦 勸業銀行辦事@@孫良彧撰贈 邇來人心不古 道德淪胥 然欲挽囘頹風者 能不賴戲劇感化之力乎 蓋戯劇一道 最爲普通 雖婦孺皆可體會 雖心理各有不同 而褒忠貶奸之心則一也 當其紅@@氍上 @@板輕拍 粉墨登場 現身說法 觀其奸者 則必怒目而視 皆欲得而甘心 觀其忠者 則必肅然起敬而生钦仰之意 然飾奸者 未必奸 飾忠者 又豈能皆忠 而何其維妙維肖耶 則必曰 非名伶之技 不克臻此 信然 夫名伶之演戲也 飾何人必揣摹何人之心理 而形容于眉目之間 且一颦一笑 一喜一悲 雖生旦凈末丑 各有不同 然皆不外乎 善體戯情四字以貫之而觀者得於無形之中 受感化之力矣 實事白話報 戴蘭生 何卓然 二君 發起名伶化裝譜 將名伶化裝小影 薈萃一册 俾讀者 皆得想見名伶之丰度 用意之深 至爲敬佩 將來出版 定卜海內風行 不脛而走 可預爲該書前途賀也 予與戴何二君 久欽道範 未獲瞻韓 今藉是書 謹贅數語 二君其亦許之乎 是爲序原版阅读

壬戌嘉平下浣 勸業銀行辦事員汪紹舫撰贈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 即今日所謂專門化身術也 夫優伶之於化裝 各有巧拙 黃澗甫曾獲活曹操之名 蓋即巧于化裝者也原版阅读

友人戴蘭生 性嗜戲劇 研究有素 頃編一書 付梓行世 題曰名伶化裝譜 凡今日名伶之種種化裝 旁搜博索 殆無遺漏 披而覽之 忽而英雄豪傑 忽而才子佳人 春花秋葉璨爛奪目 誠有羣仙畢集之觀 不獨爲戲劇學上之有力資料 抑又酒後茶餘之絕好伴侶也是書印成 蘭生徵序於余 余因與君有同好之癖 爰誌數語 聊以塞責云爾原版阅读

壬戌臘月大寒後五日 日本聽花原版阅读

化裝爲戲劇上極重要之一種技術 無論歌舞劇與白話劇 莫不注重此事 誠以粉墨登場 其神情如何 姿態如何 乃至性格如何 均與@@面身體之裝飾 有極深切的關係也 梅蘭芳所以能在世界上負盛名 雖由於唱工與作法之精妙 而化裝之優美 亦爲其一大原因焉 實事白話報戴君 近搜集當代名伶化裝像片 編成名伶化裝譜 名之曰譜 蓋頗有認爲可資取法之意 吾觀其中所印名伶各種化裝 或文或武 或生或旦 均有多少藝術上之價値 而舊劇名伶化裝之技術 於茲亦大略可睹 誠於戲劇上極有裨益之編製也 戴君請序於余 爰略書所見如此 質之戴君 以爲何如 民國十二年一月張豂子序原版阅读

今之說者曰 世界者一大舞臺也 嗟乎 其言之信也夫 吾@@淸心察之 則見天紛紛逐逐擾擾攘攘 果孰辨粉墨登場者之爲舞臺 而冠裳齊楚者之非爲舞臺耶 色相無殊 音容一體是則舞臺也者 無往而非是 放之彌於六合 卷之退藏於密矣 雖然 余因之而茲憾焉 蓋舞臺之質同矣 而舞臺之實則殊焉 鬚眉按劍 綏歌縵舞 望而知爲舞臺中人矣 然而此中人者 不猶夫大千之衆生相乎 乃世人知其爲衆生相矣 而猶有曰 此也聖賢 此也侏優嗚呼 余何憾也 余獨憾世人之大惑不解也 堯舜周孔 舞臺中人也 優旃優孟 舞臺中人也 彼諸人者 非所謂行相同事相類乎 而世人視之 其懸殊之甚 卒不可以道里計 噫嘻茫茫大地 其有幸不幸之間 烏乎不憾 又烏得而不憾哉 戴君蘭生何君卓然今之有心人也壬戌之冬 將梓名伶化裝譜行世 意者其即以爲世界者舞臺也 古今人物者 舞臺中人也彼堯舜周孔 未足擅美於前 而近世伶工 亦可垂名於後歟原版阅读

壬戌臘八日虛吾趙謙序於病廬之南窗下原版阅读

戴蘭生君;原版阅读

我是一個戯迷,可是不會唱,也不懂音韻板眼,無非有時心中梗塞,借彼伶官,以消我胸中塊壘而已,因爲這個原因。日積月累的,竟會染成癖好,現在雖是身爲事羈,每遇暇時仍是涉足歌榭,非以戲場做游戯,實覺戲場即世界。世界即戲場而已。試觀古今來的英雄閨秀,奸讒惡人,有數百餘起。而今存於吾人眼光的無非是(化身)而已。當時任他如何,而今安在!從前如此,以後亦然。我輩居此社會之中。即是在舞台從事歌舞,現在環境,即是舞台上佈景。何謂富?何謂貧?等到這齣戲尾聲之後。大家同入後台,無論扮王的,扮李的,同時都將形頭脫下來,還出本來面目,各自東西,方纔的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仇敵,誰又是誰是哪?舞臺上如此,世界上,社會上,也都如此,可憐塵網中人,執迷不悟,仍是終日奔馳,無非與名利兩宗爭逐,一旦大限臨頭,也難逃後台下裝舉動。到了彼時,又誰是誰哪?因爲這種覺悟,直不敢以戲場爲戲場,世界爲世界。實在是世界就是戲場,世界中人就是戲場中人?因爲這種感想,戲場是世界的縮形,伶官就是我們的幻景,蘭生君,你的名伶化裝譜的用意,也是如是嗎?我是一個撩倒的人,隨便說些撩倒話,就做爲預給序言罷了,雪菴十二,一,三十,原版阅读

人生一同夢景 然其間境遇各殊 忠奸有別 以致演出種種變態 許多離奇 考之史冊集傳其惡之可恨 善之堪羨者 無不感慨係之 然而天地悠悠 今古隔絕 雖考 有書 而覩之無物 其鄕人孺子 口角流傳 若賢若愚 則惟戲劇中得來也 察戲劇之興 由來已久 師曠作歌 明皇敎舞 梨園子弟 狀俠狀奸 霓裳舞彩 漫板幽歌 取事史冊 寓意春秋 度聖賢之心 啓人智義 飾丑末之形 描其景態 古代忠奸 當做今時榜樣 遺臭留芳 畫出前車之鑑 飯後茶前 聊當消煩妙品 意亂而心迷 往事今談 留爲後世碑評 戒惡而法善引起詩人意興 化開愚頑心腸 是戲之化俗喩人 誠非淺鮮也 吾京師爲首善之區 舞場林立 伶才輩出 天生綺質 會萃一時 舞場現身 刻畵神肖 吐白雪之歌 做羽衣之舞 引人豪興 動人聽聞 誠盛事也 然韶光易逝 轉眼秋冬 數十年後 憶當年之楚楚 能不浩歎耶 是以戴何二君 不憚勞力 博藉旁搜 刋化裝之譜 意亦深矣 蓋非化裝不足現其長非譜之不足以傳不朽 亦非名伶不足以列斯譜也 是為之序 燕南龐蘭池原版阅读

梨園子弟 粉墨登場 演出善惡忠奸 結果備現 忠善者勉人效其志 奸惡者杜人仿其行 與世道人心之關係 誠非淺鮮 曩昔名伶巨子 大多遺忘 每以年久代深湮沒無聞爲憾 今幸有戴君蘭生 何君卓然 羅列名伶化裝 集訂成譜 以期傳諸後世 永垂不朽 藉可喚醒愚夫 俾奸惡有所儆惕 斯舉誠佳矣 略誌數語 以爲序 中水于化初原版阅读

昔歐陽公撰新五代史 著有伶官傳 於斯可見梨園之盛 冠絕當時 迄於後世 雖有著述槪屬鳳毛麟角 民六時代 有穆辰公者 淸室遺族也 東遊歸國 流連歌場 酷好音律 隨不憚煩勞 蒐羅名伶家世底蘊 著成伶史一册 風行社會 乃爲近代之傑作 揆其內容 意旨褒譽 頌揚之餘 寓意耐人尋味 然此書作梨園之春秋則可 若於紅氍毹上 現身色相雖有一二道着 究未得廬山眞面 戴君蘭生與何君卓然 爲伶界唯一護法尊者 深惜諸彥色藝絕倫 雖名振一時 迨事過境遷 終不免日久湮沒 曷勝浩歎 此所以有名伶化裝譜之作也 匪夷所思 功重金石 孰云細事 實非偶然 預料此譜吿成 加以諸大吟壇光輝璨爛之佳作 洵爲不世之巨觀 爭先快覩 不卜可知 千古之下 如對其人 旣使後起之秀 有所圭皋 而諸名宿 亦永垂不朽矣 二公不私所好 虛心下顧 尤稱大雅 余學業荒廢 不能爲文 聊誌數言 用伸同好而已 因爲序 淸化隱者原版阅读

改良戲劇 首在文字 不知化裝之良窳 較文字尤難 凡古之忠臣義士 以及奸佞淫邪 非化裝不能覩其面 由是觀之 是戯劇化裝之術 實勝於詞句之改良 嘗讀施耐庵之水滸傳見其寫英雄即有英雄氣慨 寫淫婦確是淫婦眞形 苟非設身處地 萬難令人神馳夢想 戯劇非有化裝妙術 在紅氍毹上不足動人觀聽 無論生旦凈末丑 要在扮相 稍不得法 而觀者幾不辨好歹賢愚 且古裝較時裝尤爲不易 旣無實地之經騐 復乏理想之研究 又豈能使人撫今追昔 吾友戴君蘭生 發刋名伶化裝譜者 蓋即此意 逆料是書一出 定當海內風行 余素表同情 爰誌數語 以代序言 莊蔭棠原版阅读

今之戲劇 蓋猶有古樂之遺意 懲惡揚善 於茲繋焉 然忠佞賢否 又莫不賴化裝以示區分 於是化裝之術尙矣 吾友戴君蘭生 緣此遂有名伶化装譜之作 搜羅畢具 洋洋大觀 不徒爲伶人傳播令名於一時 且將昭示忠奸于來茲也 特誌數語 以爲序 王丹忱名伶化 譜 曷爲而作也 世人無不欲其名之不朽 上自公卿 下自胥吏 無論貴賤 莫不皆然 顧傳之之道亦多 詠以詩文播之簡册 達官貴吏 作者已衆 獨優孟衣冠 乃缺然有間 式歌式舞者 方顱圓趾 孰肯讓人 此中人逐逐聲歌 日求所以進之之道 更無暇及此 吾儕徵歌者之責 不得不代爲求傳 義不容辭矣 名伶化裝譜之刋 其以此歟 創此集者 爲戴君蘭生 何君卓然 二君固嘗以淸歌自娛 其中人知之深 而搜之備 品騭的當 無美不臻 欲傳伶官 基其肇此 予株守京華 百無聊賴 月旦伶官 薄邀時賞 二君不予陋也 欲予一言 因以此文爲貢 時壬戌臘月北平汪俠公原版阅读

梨園子弟 粉墨登場 狀忠狀奸 狀賢狀愚 繪聲繪色 維妙維肖 實足以移風易俗 振廉起懦 不儘茶餘飯後 消閒解悶而已 故時至今日 劇界能臻極盛 而菊部中 名伶亦輩出良有以也 惟是韶光易逝 歳月如流 妙舞淸歌 頃成絕響 後之慕其名者 竟莫能一瞻丰澤 多引爲憾事 往者已矣 而近日伶界碩果 尙多存在 後進之流 不乏雋秀 曷可不爲留一紀念 此@@君蘭生 名伶化裝譜之所由作 而其功眞不可泯也 該譜彙集名伶化裝肖像約數百幀 附有小傳 及名流題跋 可謂盡善盡美 極風流韶事 是書一出 吾知關心菊事者 自當各手一篇 觀其雋采 悉其家世 旣可結翰墨之緣 又可作他年之掌故 而諸伶倌亦藉以名垂不杇 蠅附驥尾而致遠 吾信非虛語矣 戴君與予爲舊交 近聞彼刋印是譜 不覺欣然 爰作小序 以誌@@事 並祝該譜一出 海內風行 不脛而走 洛陽爲之紙貴 予日引頜望焉 是爲序 王陋隱原版阅读

歌舞之興 其始於古之巫乎 在男曰覡 在女曰巫 而其俳優 但以歌舞及戲謔爲爭 自漢以後 則間演故事 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 實始於北齊 顧其事至簡 與其謂之戲 毋甯謂之舞之爲當也 要之古代戲劇 或以歌舞爲主而失其自由 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 其視今日化裝之戲劇 尙未可同日而語也 蓋眞戲劇 不特與戲曲相表裏 且必合言語動作歌唱以演一故事 而後戲劇之意義始全 而後我中國之眞戲劇岀焉 故今日名伶 工作之巧妙與夫化裝之優美 形式材質二者兼備 不可謂非戲劇上之一大進步也 今戴君蘭生 性嗜戲劇 研究有素 近集名伶化裝小影多種 彚印成册 公諸同好 余對是書 甚表贊同 以其不特陶人情意 抑且能移風易俗 其關係固非淺鮮也 豈僅供酒後茶餘之佳伴而已哉 故不辭謭陋 特刻數言於篇首 以表景慕之情云爾 民國十二年一月順德潘壽芝序於中國大學戴君蘭生 何君卓然 擬刋名伶化裝譜 其內容已披露報端 茲不贅述 惟載小雲游園驚夢小影一幅 姿態宛然 予不能漠然不動於中 緣雲爲童伶靑衣之傑出 深愛其藝 每雲登場往觀殆無虛日 其歌音由丹田發 念白之呑吐有味 作工之細膩熨貼 猶其餘事 雖間有微疵 不掩其瑜 菊仙乃伶界老輩 獨樂與雲配演 亦由雲之藝足以邀其靑睞也 予友笑笑生亦賞識雲之一人 當雲初隸慶樂 一日與月霞合演五花洞 笑贊雲曰 斯兒異日 能於大舞台上獨樹一幟 霞庸材也 豈可同日語哉 迨菊選日 復致函聽花 鳴其藝 榜發 果居第一予友之心願慰矣 始終未與雲一握談 憐才惜遇之心 眞而且摯 視近之捧角而別有用意者蓋有間矣 今戴何二君索序於予 自慚謭陋 因愛雲 復不能已於言 爰筆書此 二君得無笑予心之偏耶 予不顧 付之爲塞責地 是爲序 徐一鴻原版阅读

戲劇者 逍遣之良品也 然其邪正忠奸 美惡貞淫之區別 所賴者 惟化裝焉耳 吾國昔時化裝術不甚發達 即名伶如李龜年者 雖@@@@寵 而化裝則不得傳 殊堪惜也 自歐洲化裝品流行東亞 而我國化裝術亦日見進步 梅@@之@@以爲東方士庶所傾倒者 亦以化裝之術盡其妙也 近時名伶 皆齊集京師 獻技舞臺 色@@示人 莫不推重 即遠在他省不能得見各名伶之本來面目者 亦皆思見其化裝像片以爲快 戴君蘭生緣此 遂搜羅現時文武名伶化裝像片百餘張 刋印成集 題其簽曰名伶化裝譜 余羨戴君爲各名伶傳播令名於一時 且有以飽中外人士之眼福故爲之序云時在壬戌臘月楚南楊大覺謹撰原版阅读

梨園託始於唐明皇 世傳霓裳羽衣一曲 得之於遊月宮 當時密記其音節 歸使伶官仿而爲之 其長短徐急 依永和聲 後之人傾心向往 謂此曲只應天上聞 何其盛耶 然按譜徵歌入於耳 而傳其聲 終未遇於目 而繪其容也 夫容之@@也 俯仰揖讓 喩以温容也 蹈厲發揚 彰其奮武也 風流自賞 綽約多姿 又彼都人士之所慕 而美人香草之所思也 如親其事如見其人 非化裝何能得之 亦非出自名伶 又何能遺@@取神 各臻其極哉 友人戴君蘭生何君卓然 創爲名伶化裝譜 以行於世 有美畢彰 無微不著 後之@@者即譜而求之 得一時之幻景 即無殊傳奕世之眞@@也 三@@稱善 不禁濡毫而筆之於書焉 王少涌嗟嗟 移風易俗 戲曲亦通俗敎育之一小@@@@乎哉 時而暮鼓晨鐘 發人深省 則幻境眞情 當頭棒喝 以舞臺作講臺觀可也 時而春風化雨 普渡羣生 則化身說法 喚醒迷途 以戲場作道場觀可也 故凡臺上人之一言一動一顰一笑 與臺下人視聽之感觸 莫不有密切之關聯 見仁見智心理不同 誨盜誨淫 劇材宜愼 然則戲曲之係乎世道人心者 顧不重歟 今戴君蘭生 何君卓然 精通斯道 特倡名伶化裝譜 以領羣芳 而垂不朽 洵屬梨園之韻事耳 悅目賞心 顧曲之周郞 有在高山流水 知音之鍾子何人 况乎脂粉登場 紅顔易老衣冠顧影 白髮誰憐 斯譜一出 則化裝肖影筆墨生香 紅顔或藉以久駐焉 二君其有意於斯乎 名士名文名伶名藝共傳不朽矣 後之覽斯譜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翼 民原版阅读

紛墨登埸 @@皷齊喧 維世風以八音 正人心以五色 孝子賢兒 傳形殆盡 贓官奸吏 描寫無遺 賞鑑者大有今昔之感 作業不無離黍之思 動人規性 力莫大焉 戴君蘭生 何君卓然 當世名流 報界巨擘 集名伶之裝影 蓄碩士之題詞 合訂裝譜 刋行於世 化装由之深造 戲劇爲之進階 黃花路遠 定成不朽之篇 紅日初映 無非乍起之秀 尙祈努力急起前趨 瘦 影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見之於楚 梨園予弟盛之於唐 是爲優伶之最著者也 夫優伶之說 前漢書 東方朔傳 朔好詼諧 武帝俳優畜之 史記 滑@@@@@@優孟優旃 皆善爲優戲 而以優著名者然伶本樂官 優 乃和也 調也 戲也 勝也 故善於樂藝者 又稱優伶 况優孟之諷莊王曼倩之諫武帝 皆出於戲 是知戲非娛樂之具 實寓規諫諷世之資 移性化俗之意 家語云諫有五 而夫子取其諷 詩經謂風風也 上風言風 下風即諷也 風之感化謂之諷 凡善優伶之伎者 皆有諷世之功 化裝者 設身以作標榜也 優孟化裝之孫叔敖 宋伶化裝之二勝環 以諷刺時事 是化裝之妙用耳 故化裝優美而其戲情善 其感化@@也深 化裝惡劣 其戲情不善 又安能感化世哉 故化裝良否之關係 豈淺鮮耶 戴君蘭生 幼其夙慧 壯抱不凡之志 遯身報界 閑譜樂歌 靜觀世紀之變遷 冀言論而勵世 聚名伶之化裝小影 爲世界之冰鑑大觀 語云 誦詩三百 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 惡者可懲創人之逸志 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情性之正 今名伶化裝譜之作 亦師其意 詩取聞聲而化 茲以鑑影儆心 余謂名伶化裝譜 功可並毛詩 德堪救陋世 余與蘭生先生本係故交 而卓然君生平未嘗謀面 旣同蘭生先生爲友 當亦不凡 二君之濟世婆心 引人勝之意 可欽可敬 願世人勿以娛目而視之 此化裝譜也幸甚 於是乎爰筆記之 不足以言序云爾 知夢道人序於京寓原版阅读

夫劇之一道 於吾人暢情娛樂之時 匡風@@俗 補助道德之不足 由是思之 其對於社會人心實有莫大之裨益焉 然其有石是之能力者 實名伶與化裝襄助之功也 化裝者 所爲表彰忠奸良惡 使人見而能辨 兼以名伶奏演 善體戲情 有如現身説法 入情入妙 吾人聆之婉如身臨其境 焉有不情動神移者哉 是以梅楊諸伶能亨若是之盛名者 亦因其善體戲情之故也 今者名伶輩出 戲劇日進 余時惜彼等色藝雖精 只不能永存於世 不意戴何二君智廣才奇 出人頭地 創刋名伶化裝譜一書 愚意此書一出 定當洛陽紙貴 不惟使諸名伶色藝常存 社會人心日進 而深浩於戲界後學者 亦非淺鮮也 余生平嗜戲 故深表同情不揣愚陋 亂談數言 以揚二公之是舉焉 王雪軒原版阅读

友人戴蘭生何卓然二君 素通音律 善品絲竹 且年來凡關於梨園人物 褒之貶之 無不評論得當 若非洞澈通家 其何能哉原版阅读

二公創刋名伶化裝譜也 是舉也 非無意識之動也 因目覩近十餘年來 伶界中六場通透之老巨擘 相繼棄世者 豈止百人 而生前獻技 費盡精力 不過博得秒鐘之喝彩 剎那間解裝一散 而影像全無 君不見程長庚之聲譽也 盧勝奎余三勝張二奎之享名也 京中人士 婦人孺子 並皆勝道其名 究其實 徒知其名 而未見斯人 長庚如此 而他諸先輩亦莫不如之 良可歎也 與其名優脚色 空轟一時 何若攝其面目以寫眞 影留方策 像置譜中 使百世而後 雖未聆其雅奏 皆識其廬山面目 比之名垂竹帛 實有過之 此蘭生卓然之偉志也 余本無才 而又不善文章 視其堂堂巨帙 且有諸賢之巨製鴻篇 以及詩文椽筆 珠璣滿部 實與名伶化装譜一書 增光生色不少 洛陽紙貴 不貴此譜 而貴譜中之大君子形形色色之詩文也 且余雖不諳詩文 而好實描實寫 道此實話 以合我率眞之性 故余雖終日把筆不敢縱心妄道 今逢此譜將誕生 余雖無才不文 而附驥諸大名士 是余之願也 且此譜一經問世 定卜傳奇 其永垂於不朽者 仗實事白話報傳播之力也 戴何二君之苦心孤詣而成之也 名流大筆詩文以抬其聲價者也 要言不繁 余未能免俗 終難逃拉雜之疵 幸望大雅方家莫笑焉 時於中華民國十二年二月八日卽夏歷壬戌十二月二十三日 陳小山序原版阅读

維風紀於無形 補敎育之不逮者 其惟梨園之爲用乎 時而狀忠狀奸 時而肖賢肖愚 舉凡@@倫之攸敍 道德之光榮 咸爲之顯彰 而循環之數 報施之理 靡不昭然若揭 是以愚婦走卒 蠹胥滑吏 不盡泯其良心 綱常名敎 聖典賢謨 能弗悉爲淪亡者 端賴有此然而昭光易逝 歲月不再 過眼雲烟 轉瞬即散 欲以垂不朽而爲千古勵 不亦其難乎 友人戴君蘭生 有鑒於斯 爰特搜羅名伶化裝像片彙成一書 其籍貫年齡出身技藝備載靡遺並附以騷人佳作 命名曰名伶化裝譜 美哉斯書 不特怡心志悅耳目 抑且挽既倒之狂瀾 迪將來之懿德 行見茫茫大舞臺 觸景溯情 睹形慕儀 亂臣賊子寒其心 匹夫匹婦矢其節 而三代遺風不難再見矣 嗚呼 孰謂此區區菊界之歷史 而竟克@@美於孔子之春秋 司馬之史紀哉 予也不文 烏敢獻醜 奈以私心向望 故誌數語 以爲序言 朱芷沅原版阅读

蓋聞三千粉黛 乃優孟之衣冠 粉墨登場 亦伶人之雅集 人之喜戲 有猶然也 戲之一道 爲國家社會所不能少者 因其能將今比古 譏諷笑罵 褒忠貶奸 獎孝誅邪 可爲貪官汚吏之殷鑑 可爲忠臣義士之寫眞 可補社會敎育之不足 可助文人雅士之游興 戲之感人至深且速 要亦演者維妙維肖耳 嘗聞人言 昔日盧勝奎 稱爲活魯肅 黃潤甫稱爲活曹操錢寶峰稱爲活張飛 徐小香稱爲活呂布 程長庚之黃鐘大呂 嗓音雄厚 譚鑫培之韻調悠揚作工傳神 言者侃侃 聞者默默 每自恨有生太晚 不能一聆諸伶之雅奏 不能一覩諸伶之姿容 輒一思及 悵恨交加 詎意戴何二君 與余竟有同病 暇時同坐閒談 無法破此遺恨 復思往者已矣 來者尙有多人 若不設法留此影譜 將來同病者依然無術追尋 即目下梨園之名角好老 亦不過如程譚等之湮沒無存也 有志者事竟成 戴何二君傍搜博採 今竟薈萃當世各名伶像片百餘幅 而名伶化裝譜居然付刋矣 又見諸大文豪賜序 使余見獵心喜 然余本不能文 又兼筆墨久荒 出書在邇 迫不及待 祇好敷衍數語 附之驥尾而已 是爲序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伶刋日房邑楊笑菊序原版阅读

吾國戲劇 流源極遠 肇於軒轅 盛於周末 唐宋而後 駸駸乎成巨觀焉 大抵古之優伶不第以滑稽歌曲取悅人主 亦有善詞辨 工化裝 供俸人君之側 而補闕拾遺者 昔楚有良相孫叔敖 沒而其子困於田牧 楚王不知也 有伶人優孟憐之 裝孫叔敖之子 而見楚王楚王曰 孫叔敖也 優孟曰 非孫叔敖 乃敖之子 於是楚王追念孫叔敖之功 而以其子爲大夫 由此觀之 古之伶人 於此化裝之術 可謂神乎技矣 特中國伶人之化裝 有不必求其盡似 而未嘗無盡似之能 自美術方面言之 中國戲劇之化裝 多超乎象外 不必求其似而實無處不似 蓋寫意與圖案之意味兼而有之也 鄙人與戴君蘭生 遂有名伶化裝譜之作 擧凡名伶之化裝肖影 莫不旁搜博採 以期無遺 印刷既竟 本應自序 惜乎余不能文 且不能發揮盡致 遂引古伶人之一事 以代序言 亦可見化裝之術發源極早也 是爲序原版阅读

癸亥元旦 何卓然原版阅读

情動於中發音成韻謂之歌 身感於外舉步隨聲謂之舞 既歌且舞形容往事謂之戲 自唐玄宗置左右敎坊 集梨園子弟於驪山繡嶺之下 粉墨登場 而自敎之 戲道發靱以來 迄於今日日推月移 朝更代易 除歷史上存數言之紀載而外 欲覓一容一像一鼓一板 留作今日之叅考 其可得乎 蓋人非不知宣美後世 而不知其所以保存之方也 良可惜哉近數年來 此道猶興 名人學士 皆樂觀之 不惟傳之於口 而又筆之於書 四六連篇 詩詞滿紙 一登氍毹 聲價十倍 可謂盛之極矣 吾嘗推心思之 凡一事一物可以臻於發達者 其必有一事一物之良能 否則將不見容於大演陶汰 若戲劇一事 雖屬小道 而其良能之處 殊有令人不可思議者 雖不能謂之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然而美敎化移風俗 實爲社會敎育之利器 吾不忍泯滅也 雖然脩短隨化 粉面難留 向之所欣 轉瞬已爲陳迹 追古思今 能不臨境嗟悼者耶 古今多少名伶 而今安在 無非空憶其名耳 今之視昔 亦猶後之視今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長歌妙舞 隨水而逝 不亦大可哀哉 及其情隨事遷 風雲變態 欲留昔日之一形一像一顰一笑 吾恐無從而搜羅矣 興言及此 感慨係之 爰集名伶化裝小影多種 製成銅版 精印成帙 顔曰名伶化裝譜 旣可供現在之品評 又可爲將來之考據 百年之後 開卷存容 庶不至天寶遺風無顔色也 數月於茲 今始幸成 謹誌數語 聊申愚意 是爲序壬戌除夕前三日序於實事白話報社 宛平蘭生戴瑞徵原版阅读

題詞

題名伶化裝譜(七律二首)綠籮菴主葛蔭春廉夫原版阅读

色色空空遠俗塵 迷離朴朔幻而眞 何郎傅粉成佳話 宋玉悲秋感慧人 尙武論文皆做戲輕颦淺笑各傳神 請看南海觀音像 本是男兒刧後身原版阅读

譜續羣芳萬象新 有聲有色有精神 化來窈窕多情種 寫出昴藏不壞身 兒女英雄眞亦假鬚眉巾幗幻如眞 紫光閤上留遺跡 等是春臺跳舞人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詠(詩用鶴頂格)唐白軒原版阅读

名垂四海更千秋 兒女英雄紙上浮 難得譜中包萬像 名優多少一齊收原版阅读

伶中佼佼列新刋 顧曲周郞不盡歡 即曯多姿又小史 紛紛共道匠心難原版阅读

化成艷影與雄姿 幾度傳觀慰所思 購得伶裝書一卷 舞臺從此不須疑原版阅读

裝束由來辨古今 悲歡喜怒感人深 消閒不必梨園去 夜半樓頭秉燭尋原版阅读

譜中衆美不勝收 消得騷人無限愁 百讀此書猶不厭 小窗鎭日展吟眸原版阅读

戴蘭生何卓然創刋名伶化裝譜徵序及予爲題二絕 榕生原版阅读

衣冠粉墨且登場 式舞式歌兢上方 留得神形攝影在 且看遺臭與流芳(書中多采京伶全係化裝忠奸皆有)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勸世先 談忠說孝辨愚賢 書成何戴傳斯旨 善惡都從紙上觀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題詞 皖湖李文甫未是艸原版阅读

權把今人認古人 眼前今古幾更新 重翻往事渾如夢 猶是當場幻化身 良莠忠奸差可辨功名富貴總非眞 一篇集得侏儒譜 優孟衣冠祝永春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題詞 紅蘭詞客題原版阅读

霓裳留影忍重看 到此方知色相難 展向落花時節裡 凄凉南府焦衣冠 原版阅读

梨花如雪下淸琴 盛世當時有正音 棖觸春明燈影@@ 十年絲竹感人深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題詞 費逃禪拙作原版阅读

譜成巨@@續羣芳 快覩時伶演化裝 色相登場新粉墨 名流弄筆大文章 (諸大吟壇序言詩聲,贊詞章等甚夥尤增價)當年菊部都門紀略(四十年前出有都門紀略一書內有菊部羣英一種載某,伶隸某@@充某脚唱某戲而已較諸此化裝譜不及多多)今日梨園事績揚端賴二君(戴君蘭生,何君卓然)襄盛舉 千秋不朽姓俱香(此近時名,伶之幸也)原版阅读

吟名伶化裝譜 逸梅明凈原版阅读

粉墨登場奪錦新 園神歌舞逼情眞 化裝描盡忠奸態 一笑一顰夢裏春原版阅读

慷慨悲歌興未闌 扢揚風雅玉欄干 聽殘白雪陽春曲 展卷流連一大觀原版阅读

余於詩學久蕪 今見蘭生兄有名伶化裝譜之作 不覺見獵心喜 本拋磚引玉之義 勉賦七絕二首 聊附骥尾 藉泥鴻爪云爾 歲在壬戌嘉平月 題於古梅書屋 明凈附識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 武昌呂啓昌原版阅读

銀鵾弦索紫檀槽 徐拍紅牙唱綠么 不管興亡管歌舞 併敎譜入海門潮原版阅读

歌哭無端到眼前 是眞是假總堪憐 人間法曲飄零盡 祇此相看亦惘然原版阅读

奉詠名伶化裝譜 莫人爵原版阅读

戯劇傳來記李唐 伶人濟濟姓名香 化裝集譜能遺世 色藝同稱藉不忘原版阅读

色藝登場轉眼空 惟留音韻憶思中 傳來集譜名伶像 永使流芳第一功原版阅读

喜怒悲哀現舞臺 淸歌高唱頌人才 名留裝譜同麟閣 顧曲情歡亦快哉原版阅读

何幸羣伶入畫圖 舞臺不進亦堪娛 連翻數頁情無倦 立判忠奸辨智愚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 蕭舜田原版阅读

霓裳妙舞影翩翩 變態妍媸總無專 聊向氈毹呈色相 何堪回首憶廬山原版阅读

嬌憨巧挽靈蛇髻 慷慨能歌寶劍篇 譽重千金容易贈 相應哀樂感重全原版阅读

肖像通神客情牽 按圖覽盡破午眠 鉛@@底事粧成後 象形會意舞台前原版阅读

錦心繡口說法地 翠幕紅氍別有天 化裝譜出應無價 詩魔琳琅萬口傳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題詞 桃城二琅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氈毹行 巾幗鬚眉點染成 凝神妙肖餘哀樂 舞榭歌台擅盛名原版阅读

從古韻事應難得 予今畫眉竞怡情 曲譜琳琅澆愁盡 騷人揮費吟聲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 (二首) 翼民原版阅读

搜集名伶小化身 梨園韻事倩詩人 形容兒女英雄態 傳出悲歡怨慕神 飾智飾愚惟妙肖敎忠敎孝見情眞 五光十色登場看 一齣方終一齣新 (其一)原版阅读

牛鬼蛇神亦怪哉 衣冠優孟便登臺 賢愚留影前車鑒 懲勸傳情往事猜 假借臣忠兼子孝描摹女貌與郎才 名伶惹得名流詠 粉墨餘香筆下來 (其二)原版阅读

再題名伶化裝譜(二首)前人原版阅读

盤古及今@@幾埸 興衰治亂演存亡 忠臣義士留陳迹 才子佳人化妙裝 跋扈將軍皆虎豹陰謀當道盡豺狼 登臺說法誰深省 辜負名伶枉斷腸原版阅读

新劇登臺十二週 饑寒離散萬民愁 猙@@面具斯眈虎 將相衣冠類沐猴 慘目戈干何日了驚心鑼鼓幾時休 化裝肖影前車鑒 南府伶官淚自流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七绝四首)原版阅读

名伶寥落嘆晨星 粉墨登場目代聽 色藝超羣留肖影 周郞得不眼垂靑 (其一)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簇簇新 美人留影便傳神 茶餘酒後閒披譜 領略羣芳小化身 (其二)原版阅读

人世從來一舞臺 興衰成敗遞相推 等閒且看名伶譜 盡態極姸萬象排 (其三)原版阅读

一覽無餘譜化裝 名伶色藝領羣芳 五光十色供君看 且把官場作戲場 (其四)原版阅读

實事白話報戴君蘭生 近搜求名伶化裝像片甚夥 以之刋印名伶化裝譜 廣求題詠勉賦四絕 以誌盛舉 王陋穩原版阅读

偶譜霓裳舊樂章 嗷嘈歌管共淸揚 一時四海名伶像 盡向君家袖內藏原版阅读

紛墨淋漓態不常 悲歌慷慨斷人腸 誰知我亦淪流輩 悟澈名場即戲場原版阅读

新書一帙紀縹緗 盡是名伶別樣裝 料得風行聞海內 千秋萬世仰津梁原版阅读

留得梨園姓氏芳 羨君文字放光芒 按圖覽盡丰神處 頓覺高歌喜欲狂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三首) 杜天健原版阅读

世海茫茫似舞臺 千年遺迹劫餘灰 憑誰蝶夢重重演 自爾鴻泥面面開 治亂興@@絃外響悲歡離合影中來 留將幻相箴澆俗 旃孟苦衷大可哀原版阅读

無數英雄兒女事 新圖幾幅盡收藏 衣冠惟肖千秋鑑 粉墨咸宜百寶光 描寫人情醒醉夢形容世態愧炎凉 莫輕紙上優伶影 今古中西一劇場原版阅读

流民圖畵倩誰留 慘劇於今十二周 黑幕揭開驚翼虎 紅毹舖就見冠猴 戰氛南北雲千里警吿東西貉一邱 安得化裝窮萬象 猛呼愚昧盡回頭原版阅读

名伶化裝譜題詞 常斌卿原版阅读

霓裳妙舞自天然 譜入笙歌雜管絃 芳影憂成廣陵散 周郞扇底色聲傳原版阅读

淸歌熳舞影婆娑 轉瞬韶光逝水過 不是名流傳妙譜 龜年怎使姓名@@原版阅读

淸商一曲繞梁頭 無限興@@動客愁 等閒勿視風牛馬 己身也向戲中留原版阅读

六朝韻致態淸幽 啘轉笙歌啘轉喉 妙部梨園開新選 蘭因卓識譜風流原版阅读

奉題名伶化裝譜 劉劍靑原版阅读

冰雪聰明蘭蕙姿 紅氍毹上冠當時 古裝翻出新花樣 纔信梅郞是可兒原版阅读

別有雄姿颯爽流 凌雲俊鶻在淸秋 一迴一舞飛英盼 蓋世丰神愛小樓原版阅读

英秀聲華昔擅場 風流消歇正音亾 廣陵嗣響今何在 只有余家玉貌郞原版阅读

舞袖歌衫百色分 花團錦蔟一時新 等閒圖畫春風面 都是霓裳隊裡人原版阅读

綽約凌風意渺然 前身疑住大羅天 玉皇召宴分明記 一曲霓裳曾衆仙原版阅读

警人色藝乘起時 壓卷琳瑯覺意降 一代名伶與名士 風流文采本無雙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 虛室主人王闋瞻原版阅读

誰将面目換廬山 褒鄂英點姿綴間 笑煞世途多變幻 參軍新語學於蠻原版阅读

人生何非地優孟 如此衣冠過客同 富貴貧窮俄頃事 普天都在轉輪中原版阅读

霓裳豓影舞翩翩 直似嫦娥下九天 春色眉頭描欲活 伶官正在冠婚年原版阅读

穠如桃李濯新妝 底事回頭冷似霜 倐爾升沉倐啼笑 戲場恐轉勝官場原版阅读

戴蘭生何卓然創刋名伶化裝譜徵序題長歌一首 陳小山原版阅读

寄形宇內若朝霜 所爭遺臭與流芳 梨園子弟粉墨香 優孟衣冠化愚氓 自來歌舞哀不傷原版阅读

講孝談忠已濫觴 嬉笑怒罵令人狂 崇德象賢奸宄荒 戲劇感人豈孟浪 獎善罰惡勝王章原版阅读

勿論西皮與二簧 莫說弋調與崑腔 台上歌管盡化裝 李郞扮張若眞張 張郞扮李若李郞原版阅读

生龍活虎戰沙場 盔明甲亮棍磕槍 擊鼓三通鑼與梆 有時剎娜鬼骨當 倐的閃灼扮紅粧原版阅读

出微入奥音繞梁 回憶科學遠汪洋 幾許方能驚大方 鍛鍊工夫似春長 博得盛名警周郞原版阅读

蘭生卓然好熱腸 竞將伶官聚一堂 發刋名伶譜化裝 千古不磨姓字香 徵求椽筆題錦囊原版阅读

是譜一出劍發光 定卜紙貴過洛陽 手捧一冊翰墨香 目覩戲中人物張 忽文忽武忽弱强原版阅读

能使讀者興悠揚 我今續貂弄野腔 不詩不歌混掄槍 讀斯譜者當思量 譜叙詩文盡才良原版阅读

文係諸賢心血湯 聚精會神搆成章 若非名士擅專長 角色焉得譜無雙 諸優枉自詠霓裳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凡例

(一)本書內容 除各名伶像片外 只附載各名伶略歷 及諸大文豪題詠 並無其他關於戲劇之作 誠以辻聽花君著之中國劇 李濤痕君著之春柳 穆辰公君著之伶史等 關於戲劇之紀載 發揚無餘 記者等甚爲欽佩 自愧弗如 且本書旣標名曰名伶化裝譜 亦應顧名思義不及其他 故關於本書之發刋 記者不敢稱著 不過作爲一種美術觀而已原版阅读

(一)本書化裝像片 專取現代名伶 其已故@@槪不刋錄原版阅读

(一)本書化裝像片 專取現代男伶 女伶像片容俟後刋原版阅读

(一)本書各像片 除新照外 即係各伶@@@@ 即或有爲市中所見者 亦係本人贈與 决無由各照像舘翻印之弊原版阅读

(一)人貴留名 照像一事 亦留名一種@@屬品 梨園人士 開通者固多 而亦有不肯以化裝色相 留諸後世者 故本書搜羅現代各名伶像片 不無遺漏 將來再版時 一定設法齊備原版阅读

(一)本書像片次序 係按生旦凈末丑五行徘印 惟現在末行 有併入生行之趨勢 生亦演@@末亦演生 故將末行 列於生行之後原版阅读

(一)本書因急於出版 所有後收到之像片 不能按照次序 只得刋於後面 其最後收到之像片 及諸君序文題@@ 因書已印成 實難加入 准於再版時刋入 尙祈原諒原版阅读

(一)本書內之化裝像片 尺寸本係一律 乃製版者 竟錯誤數片 將尺寸作小 臨時改換不及 再版時一定更換原版阅读

(一)本書內之像片 有模糊不眞者 係因趕作銅版之故 再版時一定更換原版阅读

(一)本書倉卒出版 諸欠完備 尙望閱者 時賜敎言 以便再版時改正原版阅读

名伶化妝譜

(余叔岩四郎探母)原版阅读

(高慶奎珠簾寨)原版阅读

(高慶奎高仲麟鐵蓮花)原版阅读

(王鳳卿王少卿硃砂痣)原版阅读

(時慧寶靑石山)原版阅读

(王又宸當鐧賣馬)原版阅读

(譚小培連營寨)原版阅读

(貫大元南陽關)原版阅读

(郭仲衡讓成都)原版阅读

余勝蓀硃砂痣原版阅读

(德仁趾碰碑)原版阅读

(馬連連良定軍山)原版阅读

(李鳴玉張春彦戰蒲關)原版阅读

(高聯奎定軍山)原版阅读

(張鳴才三門街)原版阅读

(高仲麟探母宗保)原版阅读

(王少樓失街亭)原版阅读

(吳鐵庵桑園寄子)原版阅读

(白蓉普馬前潑水)原版阅读

(楊寶森慶頂珠)原版阅读

(譚富英定軍山)原版阅读

(譚小培張春彦探母)原版阅读

(李鳴玉裘桂仙鍘美案)原版阅读

(張春彦侯喜瑞打嚴嵩)原版阅读

(沈華軒郭仲衡朱素雲黄鶴樓)原版阅读

(李鳴玉王又荃借趙雲)原版阅读

(張鳴才王义荃高聯奎火燒戰船)原版阅读

(馬連史李連貞南天門)原版阅读

(貫大元打魚殺家)原版阅读

(楊小樓靑石)原版阅读

(俞振庭蓋呌天英雄義)原版阅读

(俞振庭蓋呌天英雄義)原版阅读

(周瑞安神亭嶺)原版阅读

(茹富蘭之狀元印)原版阅读

(葢呌天蜈蚣嶺)原版阅读

(李蘭亭乾元山)原版阅读

(楊小樓茹鍚久小何九)(艾雲飛朱玉康艷陽樓)原版阅读

(俞振庭范寶亭白水灘)原版阅读

(小振庭艷陽楼)原版阅读

(茹富蘭韓富信戰濮陽)原版阅读

(茹富蘭茹富蕙落馬湖)原版阅读

(吳少霞白水灘)原版阅读

(十三旦即侯峻山八大錘)原版阅读

(十三旦伐子都)原版阅读

(王益友夜奔)原版阅读

(陶顯庭朱小義寗武)原版阅读

(梅蘭芳姚玉芙天女散花)原版阅读

(梅蘭芳霸王別姬)原版阅读

(梅蘭芳霸王別姬)原版阅读

(梅蘭芳霸王別姬)原版阅读

(梅蘭芳時裝)原版阅读

(陳德霖余玉琴斷橋)原版阅读

(王瑤卿朱素雲雁門關)原版阅读

(尚小雲遊園驚萝)原版阅读

(程艷秋春香鬧學)原版阅读

(程艷秋九陣風虹霓關)原版阅读

(白牡丹醉酒)原版阅读

(白牡丹打櫻桃)原版阅读

(白牡丹小放牛)原版阅读

(小翠花七擒孟獲)原版阅读

(林顰卿天女散花)原版阅读

(朱琴心探母)原版阅读

(王蕙芳花木蘭)原版阅读

(王蕙芳梅玉配)原版阅读

(榮蝶仙兒女英雄傳)原版阅读

(王琴儂戯目蓮)原版阅读

(王琴儂姜妙香戲目蓮)原版阅读

(黃潤卿查關)原版阅读

(馮子利拿波倫新戯)原版阅读

(綠牡丹新戲)原版阅读

(趙芝香探母)原版阅读

(徐碧雲金山寺)原版阅读

(朱桂芳許德義靑石山)原版阅读

(吳彩霞沈華軒長坂坡)原版阅读

(俞步蘭五齡童南天門)原版阅读

(小桂花近園驚夢)原版阅读

(程艷秋吳富琴遊園驚萝)原版阅读

(榮蝶仙金仲仁虹霓關)原版阅读

張榮奎陳文啟賈多才,諸如香陳子田吳彩霞 迵龍鴿原版阅读

(韓世昌思凡)原版阅读

(朱桂芳艾雲飛大賣藝)原版阅读

(律佩芳陳少武浣紗計)原版阅读

(林笑卿嫦娥奔月)原版阅读

(趙菊芳女起解)原版阅读

(蔡蓮卿讐情計)原版阅读

(龔雲甫太君辭朝)原版阅读

(龔雲甫慈瑞泉吊金龜一)原版阅读

(龔雲甫慈瑞泉吊金龜二)原版阅读

(羅福山得意緣下山)原版阅读

(文亮臣曹二庚吊金龜)原版阅读

(裘桂仙草橋關)原版阅读

(董俊峯草僑關)原版阅读

(郝壽臣黃金台)原版阅读

(侯喜瑞王玉吉鬧江州)原版阅读

(郝壽臣鬧江州)原版阅读

(郝壽臣侯喜瑞鬧江州)原版阅读

(侯喜瑞七擒孟獲)原版阅读

(侯喜瑞張鳴才七擒孟獲)原版阅读

(高慶奎董俊峰連環套)原版阅读

(姜鑫坪韓繼初戰濮陽)原版阅读

(范寶亭蘆花蕩)原版阅读

(程永龍蘆花蕩)原版阅读

(侯益隆嫁妹)原版阅读

(郝壽臣捉放曹)原版阅读

(慈瑞泉吊金龜)原版阅读

(羅文奎曹二庚定計化綠)原版阅读

(羅文奎曹二庚一疋布)原版阅读

(傅小山霸王莊)原版阅读

(傅小山時千偸鷄)原版阅读

(七擒孟獲男跳舞)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甲寅夏五月中旬集于奉@@庵慧波寫菊穉庭畫竹桐君補以蝶畫雖不工亦一時盛事也謹記數語以爲他年鴻爪之跡北平王鳳卿識(此畫孫卓然手藏慧波係妙香字穉挺係瑤卿字桐君係琴儂字鳳卿字仁齋)原版阅读

詩贊

▲觀程郞艷秋劇有贈 樊樊山原版阅读

最愛芳梅玉一枝 從今姑射見仙姿 人如瘦燕秋無礙 花有香棠豔可知 喉舌輕圓兼抗墜眉頭舒歛寫歡悲 玲瓏心地端姸貌 前世誰家好女兒原版阅读

昔見花顔十三四 今看鶴骨玉精神 豈惟歌曲追前輩 即論文章亦解人 鸞扇素紈工掩抑羊裙白練極停勻 冰梅飮子香羅袂 珍重簫郞病後身原版阅读

▲楊小樓 綠蘿菴主葛蔭春原版阅读

英雄豪傑自天生 造作矯揉總不成 獨有小樓誇絕代 前身應是漢關平原版阅读

▲梅蘭芳 前人原版阅读

梅同髙士潔 蘭爲王者香 奇葩吐生氣 艷質冠羣芳 婉媚藏幽谷 華光耀外洋 悲歡差合度 舉止不輕狂 別霸虞姬慘 散花天女忙 一時誇國粹 千古副伶王(譚鑫培爲伶界大王)原版阅读

▲余叔岩 前人原版阅读

瀟洒從容態自然 抑揚頓挫韻淸圓 菊仙已老汪譚故 更有何人敢並肩原版阅读

▲陳德霖 前人原版阅读

人生七十古來稀 猶效天魔著羽衣 英武不殊蕭太后 凄凉恰似李皇妃 上將乍驚枯井跳痴郞喜共斷橋歸 於今菊部推前輩 模範伶員評是非原版阅读

▲龔雲甫 前人原版阅读

龔君乃票友 老韻尙淸高 最動人觀感 辭朝與罵曹原版阅读

▲高慶奎 前人原版阅读

曾憶十年前 高君只自憐 後生眞可畏 一覺便登仙原版阅读

▲老十三旦 前人原版阅读

前淸老供奉 矢志竭忠誠 帝后今安在 猶存救駕人原版阅读

(老十三旦姓侯名峻山 前淸以色藝供奉內廷最久 性峭介 覩國祚日非 常以危言諷諫光緖二十六年 拳匪肆虐 兩宮蒙塵 正在六月 酷熱異常 慈禧太后率帝后等 著靑衣坐破騾車抵西山 飢渴交併 憊不能興 忽見十三旦痛哭跪道左 淸帝后等均下車 憩息於路旁新搭蘆蓬内 親進盥湯 香茶 綠豆粥 西瓜 帝后等始慶更生 哭慰之曰 國家養士三百年 不@@忠孝出@@伶界中 十三旦@@愑 衆皆泣 帝后@@登車 十三旦徒步隨行至陝云原版阅读

▲林顰卿 前人原版阅读

前身本是大羅仙 偶謫人寰了宿緣 至孝常爲親割股 博施遍问友輸錢 當筵一曲天花墜對影三人月共憐 立志不隨陳俗轉 暫棲伶隱若參禪原版阅读

▲王瑤,鳳卿 前人原版阅读

王氏有雙璧 春臺各擅長 塤箎常疊奏 雅韻共悠揚 兒女英雄傳 悲歡離合場 旁觀留妙論 天朗兩王郞原版阅读

▲朱素雲 前人原版阅读

素貌如雲姓冠朱 風流俊雅活周瑜 偶然走到連陞店 一任旁人笑拙迂原版阅读

▲裘桂仙 前人原版阅读

渺矣活曹瞞 誰爲金秀山 黑頭無覔處 賴有桂仙班原版阅读

▲黃潤@@ 前人原版阅读

中學曾經畢業來 平生瀟洒喜詼諧 探親化作旂裝婦 擊掌聲聲響遏雷原版阅读

▲朱琴心 前人原版阅读

餘音嫋嫋繞樑徐 體自輕盈態自舒 欲把琴心通一語 滿堂都是病相如原版阅读

▲王又宸 前人原版阅读

伶界大王招駙馬 羨他坦腹臥東床 泰山頹後誰能繼 仿彿譚家派未亡原版阅读

▲尙小雲 前人原版阅读

冷艷全欺雪 孤芳具慧心 小雲嬌意態 一笑値千金原版阅读

▲白牡丹 前人原版阅读

任他魏紫與姚黃 不及天然國色香 自是神仙游戯慣 何妨織女會牛郞原版阅读

▲程艷秋 前人原版阅读

艷色天下重 秋花菊最鮮 情關動魔女 香夢繞嬋娟 妙俏人誇絕 嬌羞我最憐 吁嗟小@@子 春滿舞臺前原版阅读

▲九陣風原版阅读

撲朔迷離武復文 飛來天上女將軍 偶然化作村中俏 好是巫山出岫雲原版阅读

▲朱桂芳 前人原版阅读

郞舅相親九陣風 艷爲桃李氣如虹 將軍應比林姽嫿 雪劍霜矛俏影紅原版阅读

▲小翠花 前人原版阅读

倚翠偎紅富麗誇 阿儂嬌小艷如花 倘敎生在唐天寶 定共楊環奪寵華原版阅读

▲侯義隆 (又名益隆) 前人原版阅读

鍾馗嫁妺事支離 偏是侯生演最奇 世道而今多鬼蜮 倩名飽啖莫遲疑原版阅读

▲韓世昌 前 人原版阅读

思凡一劇演崑腔 妙藝爭看韓世昌 聲價敢希元首重 (予嘗戲作聯云 (徐世昌韓世昌共逢盛世昌期元首元音昭世界) (靳雲鵬白雲鵬同在卿雲鵬路一高一下雲泯) 姓名偏較議員香 (同時有衆議院議員韓世昌) 淸風赤璧吹簫客 (蘇東坡游赤璧詩云有客吹簫楊世昌)艷比江東顧曲郞 (世昌在滬滬人士比之蘇州崑旦名伶周鳳林) 賴有師承趙松雪 (世昌崑曲進境皆余同鄕趙子敬君指點) 竟敎絕技擅彈場原版阅读

▲王蕙芳 前人原版阅读

絕似當年花木蘭 刀光劍影鐵衣寒 芳姿蕙質嬌慵甚 欹倚紅梅白玉干原版阅读

▲榮蝶仙 前人原版阅读

颯颯英風錦翅翩 羅浮山上降飛仙 榮光秀色張金鳳 贏得人人耀眼簾原版阅读

▲馮子和 前人原版阅读

一曲毡毹拿破崙 果然愛國顯精神 有時化出茶花女 異域情天海外春原版阅读

▲綠牡丹 前人原版阅读

但耳芳名未見人 難從色藝寫眞眞 年來京滬歡迎甚 新劇羣誇邁等倫原版阅读

▲陶顯庭 前人原版阅读

寧武關前著烈勳 單刀會上抑羣英 崑腔大面誰工緻 今日還推陶顯庭原版阅读

▲王益友 前人原版阅读

落難英雄誰肯留 披星帶月避同仇 夜奔慘境如親歷 應是前身豹子頭原版阅读

▲馬連良 前人原版阅读

馬氏當年有五常 人人都說白眉良 定軍山上天門雪 義僕忠臣各顯長原版阅读

▲吳彩霞 前人原版阅读

一領靑衫吳彩霞 嬾隨時派鬥奢華 幽嫻貞靜良閨秀 荆布裙鈸老舊家原版阅读

▲林笑卿 前人原版阅读

一笑嫣然情最親 分明小玉是前身 芙蓉映日新妝艷 疑是廣寒宮裏人原版阅读

▲題余叔岩小影 紅蘭詞客原版阅读

早從大市顧周郞 過眼浮雲散一場 檀板無聲袍笏冷 酒闌燈火憶春陽鍊字傳聲悟化工 忽然兒女忽英雄 珠簾一曲眞無價 不在尋常耳目中原版阅读

▲詠名伶梅蘭芳 唐白軒原版阅读

梅花含笑嶺頭開 化就仙容濁世來 曠代帶來才幾斗 梨園獨占萬伶魁蘭質蕙心傾國姿 溫柔典雅解吟詩 萬人無語齊翹首 身在氍毹妙舞時芳名豓譽滿寰瀛 忙煞文人月旦評 絕調秦靑今再世 深情子野又重生原版阅读

▲詠白牡丹藝員 唐白軒原版阅读

白如美玉艷@@花 燕語鶯聲透碧紗 婀娜儼然西蜀柳 孤標不減赤城霞牡丹仙子領羣芳 海上歸來帶異香 倩影請君燈下看 分明月裏舞霓裳阿郞色藝冠同儔 但解温存未解愁 玉貌綺年誰得似 當年張緖最風流原版阅读

▲詠楊小樓 翟愚盦原版阅读

箕裘羣仰紹阿爺 氣骨嶙峋本足誇 海內伶工難屈指 幾人科臼臻楊家原版阅读

▲詠余叔岩 前人原版阅读

伊誰敢望譚王肩 君獨早先著祖鞭 聆得陽春白雪曲 繞梁三日尙綿綿漫言譚逝劍藏函 君儲合應讓叔岩 淸韻宛如九皋鶴 從知與俗殊酸鹹原版阅读

▲題龔雲甫釣金龜 前人原版阅读

世人不孝愧羊烏 曾顧此君慈孝圖 一種哀猿泣月調 珠喉嚦嚦當時無原版阅读

▲題梅蘭芳別姬 前人原版阅读

世間離別最堪傷 憶得別姬傳楚王 休道英雄無媚骨 從來兒女本情長堪信情場即舞場 別姬一劇擅梅郞 一般悱惻纏綿態 鐡石人兒亦斷腸原版阅读

▲詠韓世昌 前人原版阅读

妙曲霓裳第一流 天眞爛熳合稱尤 早知此曲人間有 何必苦思天上求原版阅读

▲詠王瑤卿,鳳卿 前人原版阅读

月有淸陰花有香 重翻裝譜細平章 轉簧敲玉丹梁拂 昆仲鬚眉各擅長原版阅读

▲詠陶顯廷,侯義隆 前人原版阅读

優孟衣冠紹叔敖 就行赴節超羣曹 淸聲直氣沈凉月 兼工唱作推侯陶原版阅读

▲尙小雲遊園驚夢 王一瀑原版阅读

離魂倩影醉如痴 最是輕裝淡掃時 小睡忽然驚夢醒 雲情顚倒有誰知原版阅读

▲題韓伶世昌思凡 直叟葉祖鼎原版阅读

思凡一曲動人聽 檀板歌吟絕妙齡 試看鍾情多少客 座中有眼向君靑 (世昌別字君靑)原版阅读

▲贈梅蘭芳天女散花 于化初原版阅读

霓裳慢舞備風流 嬌態玲瓏似含羞 色技雙絕傳中外 博得美譽震寰球原版阅读

▲贈沈華軒黃鶴樓 前人原版阅读

身手靈活氣度雄 敏慧超羣技藝精 眉含一般英雄氣 不減當年趙子龍原版阅读

▲贈朱琴心 西冷居士原版阅读

朱門生女號環肥 琴瑟和諧愿竟違 心事悽凉成妬恨 君王情不棄梅妃 (醉洒)小家碧玉渥殊恩 黃酒窗前朝至尊 聖主情深儂命薄 幽魂常繞九華門 (戲鳳)粉侯鬱鬱沁園中 思母情深淚滴紅 不意番娥全孝子 九邊關隘脫驚鴻 (探母)婷婷嬝嬝酒家娘 惹得君王帶笑忙 不理萬幾來獵豓 休言天子不荒唐 (戯鳳)深宮寂寞覺春長 自酌新醪醉海棠 若便此時長睡去 應無鼙鼓動漁陽 (醉酒)原版阅读

▲題名伶化裝譜並贈朱伶琴心 鍊人醉草原版阅读

自古風流數太眞 百花一醉不勝春 傳神最是啣盃後 無限深情付解人 (醉酒)盤龍挽鳳技偏工 一齣莊諧是坐宮 聽唱眉尖愁鎖處 怪人鼓掌太雷同 (坐宮)原版阅读

▲題名伶朱琴心戲鳳小影 雙楳主人原版阅读

淡抹素粧窈窕身 九重物色到風塵 誰知碧玉深閨女 却是天朝侍宴人原版阅读

▲又題四郞探母 前人原版阅读

峩髻長衣出紫閽 兩腮紅暈認桃痕 傳神最是猜思頃 何事檀郞總不言原版阅读

▲又題貴妃醉酒 前人原版阅读

一笑原敎百媚生 歌喉况復囀黃鶯 侍臣扶起嬌無力 比浴華淸更有情原版阅读

▲題尙小雲 王雪軒原版阅读

才貌傾城體態輕 如荷出水玉亭亭 鶯聲婉轉堪入耳 風流色藝自天成原版阅读

▲題小翠花 前人原版阅读

姮娥下降入凡塵 化就于郞蹀躞身 輕盈嬌態霓裳舞 燕語温柔故堪憐原版阅读

▲題楊小樓 前人原版阅读

生就英雄骨 豪氣貫長虹 舞台獨擅步 一嘯九皐鳴原版阅读

▲碧雲曲爲徐郞碧雲作 楊一我原版阅读

徐子丰姿如玉歛 登場粉墨淡粧點 生成骨格自嶙峋 素質不同隨時染 高歌響遏一天雲絕技能橫敵萬軍 並擅多才崑亂曲 鸞聲鳳韻兩悠分 霓裳一舞春風起 恍若置身劍光裏不見人影祇見花 五花散作滿霞紫 行見驪龍亦吐珠 腔圓字正氣淸舒 求諸此曲流鶯苑縱是麗人也未如 翱翔鶴翼凌空碧 武旦人才推巨擘 壓倒當時九陣風 梨園孰與稱雙璧更是聰明出性眞 温文爾雅不留塵 歌來撕扇葬花曲 絕似紅樓夢裏人 英雄豪戰三江口反串周郞誇妙手 文武小生負盛名 不落楞仙素雲後 春光明媚春花硏 遊俠場中多少年有誰識得長沙客 寄跡燕臺作醉仙 賞識徐郞成大器 目爲菊部千里驥 世人休笑傀儡學登場 嗚乎人間何事莫非戯原版阅读

▲徐碧雲 楊大覺原版阅读

斗跌文魁現化身 玉人嫵媚本仙人 難逃法網眞情種 情海茫茫証夙因 (金山寺)原版阅读

▲題詞首贈徐碧雲 聽猿老人原版阅读

金山寺 (點絳唇) 邂逅相逢 三生石上姻緣早 情絲細裊 同命如飛鳥婢學夫人 也被情魔擾 寃家到 斜陽古道 一塔春深草原版阅读

歌舞由來趣味長 人靈苦學擅詞場 髫齡喜有高家子 曾演汾河與四郞原版阅读

▲觀林顰卿天女散花劇有贈 茂儒原版阅读

歌臺紮彩翠電炫 無雙色藝大羅天 飄揚古裝裙拖地 翩若驚鴻顧曲前 玉藍拋散花爭豓 錦袖舞圓體生烟 劇罷悠然從容去 疑是蟾宮謫降仙原版阅读

▲觀小桂花遊園驚夢劇有贈 前人原版阅读

燕體活潑透玲瓏 掩抑工長變態風 此劇空前絕後者 惟有計郞最著名原版阅读

▲题李鳴玉飾借趙雲 周丹忱原版阅读

爲借英雄將 長途試胆肝 氣平先生度 聲潤玉人塞 本色酬知己 從容博衆歡 梨園談舊法 到底出君難原版阅读

▲題贊趙菊芳起解 汪耘豐原版阅读

春城柳色憶兒家 落盡紅衣鎖鬢鴉 漫道鬚眉呈幻相 也曾妬殺柘榴花原版阅读

其二原版阅读

色相無端幻鼠牙 榛苓歌詠漫咨嗟 氷心鐵骨曾誰鑒 同是人閒落溷花原版阅读

▲總結 葛廉夫原版阅读

源分派別不同車 無數名伶集翠華 異寶奇珍羅列處 尋常球玉等泥沙原版阅读

略歷

▲余叔岩 卓然原版阅读

余叔岩名第祺 年三十四歲 湖北羅田縣人 劇界明星余三勝之孫 名旦余紫雲之子 禀賦聰慧 性質活潑 幼即嗜劇 尤好譚腔 凡譚英秀在戲園或堂會演戲 無不往聆佳奏 嘗於台上立聽 時被驅逐 彼則伺隙蹲於棹下 且彼以孩提之年 無人注意 彼則由家中袖帶食物 早赴譚伶演劇之處以俟之 譚一出台 則聚精會神聆其全豹 歸而試習之 必可得幾分似處 其好學不倦 穎異過人 有如此者 初從姚增祿吳連奎習老生戲 第一次出台於湖廣會舘 是日係某宦家之喜慶堂會 召福壽班 彼演魚腸劍 是爲叔岩出台之始 先時京中四大徽班 非成年者 不能搭入 叔岩以年事幼穉 格於舊規 不能入園演唱 僅於堂會偶一演之 天津下天仙主聞其名 聘往津埠 報單書小小余三勝 其兄名伯卿 眇一目 津人咸呼爲瞎子 爲其操胡琴 先演文老生戲 後藝大進 乃兼演連環套獨木關等武生戲 在津約近十載 至今津人 無不知小小余三勝之名 叔岩亦以在津享名之故 對津八猶多親近 及至光緖三十二三年 忽患咯血症 @@亦倒 遂返京靜養 仍從姚增祿習崑亂之繁難劇 如寧武關等 一面則與票友王君直陳彥衡 及名宿魏錫齋研究戲之細腻處 並經公府王文卿君介紹始得拜譚氏之門 以智慧過人之資 又有內外行諸名家指導 則其進步之深 可想而知 此正叔岩養精蓄銳時也 當其入譚氏門也 彼以珍藏之@@月軒烟壺 饋譚爲贄敬 此後譚演劇叔岩多購票往聆 受敎之餘 益以觀摹 其長進有一日千里之勢 民國三年有票友樊棣生君糾合同志假大市浙慈會舘 組織春陽友會 每星期日演之 叔岩加入 此爲其倒嗓後 磨勵八九載功夫純熟後試習之候也 四年於@@德樓@@務夜戲 演打棍出箱 此係彼重登舞台之第一次也 自此以後 叔岩之名滿京師矣 其就譚氏習劇也 不過略一指點 彼即領悟 譚之戲每一劇必有一二處特點 爲人所不易摹仿者 聞諸人言 譚之上天台於末一句有極妙之腔叔岩曾請敎於譚 譚則以汝力不充足 不能演斯劇拒之 嗣於某處堂會 叔岩先於主人前力贊譚氏上天台之佳 不可不一聆之 主入爲其所動 果命譚演之 譚以主人所煩 情不能却 勉力爲之 叔岩則雜人叢中竊聽之 過日叔岩往譚處 與譚言上天台末句我已能之請爲細聲試之 果不謬 譚始悟前日之事 實彼爲之 怒責曰 前日之舉 幾使我不能終場汝則快意 實害我也 言時雖聲色俱厲 然實含有驚嘆之意 實愛其材 其怒之者 因恨己子不如耳 錢金福 王長林 先爲譚氏配戲 叔岩則竭誠請益 引以爲助 如打棍出箱一劇 即爲長林所說 故叔岩演之 實較他人爲優 六年與梅蘭芳偕入新明大戲院演唱 嗣應朱幼芬在漢口成班之約 歸京後同楊小樓出演於第一舞台 上年又允兪振庭之聘 在三慶登台 先後赴滬赴津各數次 名遂震於京外 叔岩之藝 高出常人者 蓋有數端 一嗜劇有癖性之所近也 二習自幼小 確有根底也 三有聞必能 天賦潁異也 至於投拜名師 獲有眞傳 交接名家 音律調叶 是其遇合之隆 他即刻苦自勵 不成不休 更足以覘其志趣之大也 有此種種 可以知其成名之由矣 娶名宿陳德霖之女 現住椿樹下二條原版阅读

高慶奎 記者原版阅读

慶奎名鎭山 號子君 學名慶奎 現年三十四歲 北京生人 原籍山西楡次縣 現寓果子巷羊肉胡同 名丑高士傑之子 幼敏慧 從賈利川學鬚生 賈目爲出類拔萃者 蓋賈之收徒非具有可造之材 方肯敎授 否則不收 年十二登台演娃娃生戲 頗爲台下所歡迎 至十七八歳時始倒嗓 旋與新戯界巨子佛舞等 研究新戲 頗有心得 過二十後 喉音復元 又演舊戲 恒爲老伶配末外(俗呼二路掃邊老生) 自賈洪林故後 凡賈向日之戯 均歸慶奎扮演某年文明園演穆柯寨燒山鎗挑穆天王帶轅門斬予 其中角色有蘭芳蕙芳素雲等 而以慶奎演斬子@@固曰於班主捧慶奎 而慶奎苟無實力 其危險何堪言狀 自此而後 聲譽驟增 滬漢各處 爭相約聘 民國八年應上海亦舞台之約 大受歡迎 該園獲利頗厚 歸京後 已成大紅特紅之角色矣 蓋高之長處 在能作戲 且將各派冶於一爐 爲他人所不能 如譚如汪如孫如劉各派之戲 慶奎均能演唱 現已具有一人獨掌一班之能力 今日執鬚生之牛耳者 固屬叔岩 而叔岩之次 當推慶奎 决無疑義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 小丑高士杰有子曾以掃邊老生 肄業於菊壇者 曩時見之於西安市場 捉放呂伯奢 昭關皇甫訥 得意作也 雖屬配搭角色 唱作頗負不凡 名伶老生 相繼物化後慶奎嗣賈洪林之傳 陡然而起 嗓音亦復高朗 玩味名伶腔調 融譚劉爲一爐 舉凡名流傑作 無不盡其所長 且每演一戲 極能賣力 因之時譽頗佳 而聲價亦日重 藝遊滬漢歇浦之譽 更能大著 串演釣龜陰山諸劇 亦復傾倒一時 雖屬投機之作 然其進步之速實亦伶部之能者)原版阅读

▲王鳳卿 卓 然原版阅读

王鳳卿名祥麟 字仁齊 年四十一歲 現寓前門外大馬神廟 北京生人 原籍江蘇淸江浦 名旦王瑤卿之弟 性沉毅 幼與乃兄讀書家塾 雖聰潁不及乃兄 而懃懇過常人 在塾時兼習劇 初從崇富貴陳春元學武生戯 未幾改拜賈麗川李順亭習老生戯 年十六歲遂出台 與乃兄同隸三慶班 嗣改搭長春班 名乃彰 汪桂芬見而悅之 以其韻味醇厚 渾圓能嗣己也納爲弟子 鳳亦以知遇之隆 竭誠請益 桂芬出其生平傑作之讓成都硃砂痣兩劇 親爲敎授且隨時改正他劇之腔調 故汪調之摹仿者 當以鳳卿爲最 蓋他人僅得其皮毛 而鳳卿則獲其精髓 其後屢隸各班 名噪京外 更若罵殿蘆荷河寶蓮燈等劇 得名宿陳德霖配演 尤稱搆 但僅於堂會演之 在戲園不常覩 知音者惜之 他爲紅淨王帽 其以嗓音高亢 相貌堂皇之故 均有獨到難能之妙 在他人實望塵弗及也 近數年與梅蘭芳聯袂登場 蘭芳資爲左右手 不可須臾離 曾赴滬多次 咸受歡迎 於業劇外 擅碑帖 收藏極富 摹常熟極肖 尤好金石磁玉 鑑定之力頗高 古玩行人常請益焉 演劇之餘日以習字爲事 人極忠厚 於儕輩多恭讓 有子二 長名文榮字少卿 習老生 在津滬出@@甚紅 嗓倒後家居 近與鳳卿操胡琴 次名文蔚字幼卿 亦習老生 幼與尙小雲同隸三樂科班 鳳卿演硃砂痣 令其扮演娃娃生 於認子一場 例呼爹爹二字 鳳卿高聲應之 知者咸笑其假而眞也原版阅读

▲時慧實 蕭舜田原版阅读

字智儂 蘇州籍 現年四十二歲 京寓前外三里河 爲名旦時小福之後 工於正生者 嗓音實大聲宏 作戲不拘小節 聲調近於孫(菊仙) 而不以學孫自命 其演馬鞍山也 哭鍾子期淋漓盡致 其演柴桑口也 唱作入神 儼若諸葛復生 逍遙津 雍凉關 上天台諸劇 一氣呵成 動聽已極 而戲迷傳之當場寫字 自拉自唱 崑亂並進 更爲孫處之所不能演 惟其台步隨便 行動搖首幌腦 有譏其爲討厭者 演戲數十年 毀譽交加 不能成爲完全好角之故 實緣於此原版阅读

▲王又宸 蕭舜田原版阅读

以國棟名 燕北人也 旣能文 復嫻武 曾經宦遊津門 以故投身菊部 是仕而優者 論其扮相 堂皇大方 有儒者風 論其作工 應有儘有 無外江氣 唱腔不流於俗 饒有韻味 念白吐字淸晰 平仄分明 嗓音之圓润 略似老譚(鑫培)之中年 久爲英秀所器重 自與訂姻後得譚氏之默傳 技藝更進 賣馬 盤關等戲 每一登台 無不使人讚爲得譚氏之三昧 平心論之 今日鬚生界之學譚者 雖不乏人 又宸當爲有數人物焉 現年四十二歲 寓東南園原版阅读

▲譚小培 記者原版阅读

小培名嘉賓 伶界大王譚英秀之第五子也 英秀號鑫培 嘉賓故號小培 幼入科班 習武行後改老生 彼時因人才輩出 小培無用武之地 蟄伏十餘年 近因老成凋謝 後起無人 遂乘時而興 現身舞台 座客甚爲歡迎 念白沉重 嗓音可聽 將來能傳衣鉢與否 惟看其能力耳 現年四十一歲 庽大外廊營一號 原籍湖北人 僑居北京七十餘年 娶小生德俊如之女 生子名豫升 學名富英 即大名鼎鼎之富連成科班二科學生 譚富英是也原版阅读

▲貫大元 卓然原版阅读

貫大元名瑛字昱明 年二十六歲 北京生人 原籍順義縣 住西皮條營 名武旦貫紫林之子幼從賈麗川學老生戲 喜連成(即今之富連成) 組織伊始 在廣德褸演唱 老生與靑衣兩門角色 並皆闕乏 大元偕梅蘭芳應聘搭入 並有淨角小穆子等同台 該班倚爲台柱 大元之名 人盡知之 約歷三年 嗣由天津昇平園主延赴津門 月餘返京 値田際雲在天樂成立小吉祥班 即今之華樂也 生意不佳 亦以老生一門乏良材耳 田約大元加入 又有武生小寶義 亦搭入 營業大振 獲利倍蓰 越二載嗓倒家居 故伶賈洪林爲大元姨丈 以其材堪造就 召而敎之 若連營寨等之作工戲 皆洪林親授者 復以名宿譚英秀之腔調韻味 永雋奈人尋索 即就王瑤卿演之 南天門珠簾寨等 與旦角合演之戲 爲瑤卿所改正指點者頗多數年來刻苦用功 日無間焉 民國八年嗓復原 出應漢口和記大舞台之聘 演半載聲譽雀起彼邦人士極爲歡迎 返京後屨搭各班 人多稱道 近頃上海丹桂天蟾亦舞臺倩人爭聘 不允其約 然不久終當赴滬一行耳 其爲人天性忠厚 誠篤過人 不嗜烟酒 列籍理門 即諺云在理也 娶名小生徐寶芳之女 有名琴師徐藺元之妹 童伶文武旦角徐碧雲之姊 同胞三人大元居長 次名昱智年十一 入富連成科班 又次名昱旭年八歲 從老生王榮山習娃娃生各戲榮山文武通透 藝技甚優 即曾負盛名之麒麟童云原版阅读

▲郭仲衡 卓然原版阅读

郭仲衡名權 年三十四歲 京兆大興之望族也 曾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 領有醫學博士證書 歷充京師官醫院醫員醫專等差 學術堪深 活人無算 頗爲社會所頌譽 而爲專醫院者所倚重 幼嗜劇有癖 得故賈洪林之指導 專習汪派劇 十易寒暑 曾入春陽友會 演之浙慈會舘 彼時與余叔岩同台 常演叔岩之後 可知其價値 以故社會名知其名 後遨遊於滬漢濟南香港 以及長江一帶 均爲彼邦人士所歡迎 若探母成都昭關等劇 均稱傑作 而於戰長沙華容道白馬坡等紅淨戲尤稱擅長 其身材雍容 倜儻不羣 嗓音圓亢 引喉一歌響遏行雲 至若輕財重義 氣質和靄乃其天性 故各界人士多願與接近 戲劇詞句幼小者易成年者唱之較難 仲衡雖幼工而肯用苦心 其享今日之盛名者 實較他人爲不易耳 世居崇外東利市營 現搭華樂園 暇時仍以醫活人 故多以才藝並長稱之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繼奎派老生而起 融汪劉爲一爐 仲衡之謂也 曩 票友資格 彩演於浙慈舘與金派自命之大面賈福棠 合演其成都@@曹諸作 純得老伶神味 今也以藝作業 迎合時流 雜以珠簾寨斬子諸劇 雖亦負譽一時 究未能盡所長 然以其扮相之堂皇 嗓音之高亢 自不難爲名宿 惟冀業精於勤 功精於專 將來於菊壇老生中 占一重要位置 實意中事也』原版阅读

▲余勝蓀 記者原版阅读

滕蓀原名一鶴 字卓夫 名伶余三勝之孫 余紫雲之子 余叔岩之弟 現庽果子巷內羊肉胡同 性喜追慕古調 每嘆伶界日窳 雖係家學淵源 唱調不同凡嚮 專門研究程@@ 演來生面別開 凡昔日程長庚之拿手 如借東風 硃砂痣 讓成都 南陽關@@戲 余均描摹入@@入妙 或有諷其腦筋過舊者 余頗不以此論爲是 蓋目下百物漸漸反古 演戲者又何獨不然想大老板斷而復續之衣鉢 定爲勝蓀承受也原版阅读

▲馬連良 蕭舜田原版阅读

馬連良 淸眞敎之門馬茶社 曩爲京票淵藪 一般票界名宿 時往逍遣 連良(字温如)爲該社少掌 自幼盤桓其間 因之口傳心受 劇學知識頗深 加入富連成後 實心刻苦 成績之速頗能高出儕輩 以譚派老生 作該社之台柱 倒嗓後 不目暴棄 描摹老伶倣作 務使入神竟能以斵輪老故之洪林自負 而其念白之佳 尤爲平仄分明 宜其以最低之音調 博最高之聲價也 近歲往來滬漢 聲名颇著 雖以低微之六字調 僥倖博來佳譽 究較之以媚人諸伶榮辱之分 似亦稍有差別矣原版阅读

▲德仁址 記者原版阅读

仁址係淸公爵德公之族弟 現年三十餘歲 寓宣內屯絹胡同 自幼喜觀劇 觀後輒學 每觀一劇即領會數句 在家習唱 每爲父兄所責 然以酷愛之故 雖受詰責 而學戲之念終不忘及長倩人介紹敎戲者 如雷喜福@@桂芬等 均爲之說戲 兼以嗓音宏亮 卒底於成也 將來作工再有功夫 不難成爲好老 可謂羊毛中之錚錚者 (內行目外行爲羊毛)原版阅读

『記者曰現在票友中之老生 學譚派者多 若仁址之嗓言寬亮 不宜學譚而宜學時(慧寶)原版阅读

若能加意研究 與諸人分道揚鑣 將來不難獨樹一幟』原版阅读

▲李鳴玉 記者原版阅读

李鳴玉字佩芝 京兆東安縣人 現年二十九歲 寓宣武門外麻綫胡同路西 幼隸嗚盛和科班習老生 滿科後赴津演劇 旋又返京 研究音韻 頗有心得 歷在京園各班演唱 甚受座客歡迎 嗓音宏亮 擅長之戲如醉寫斷密澗等 均有獨到之處 三十而後 中氣充足 唱工老生 非伊莫屬原版阅读

▲張春彥 舜田原版阅读

春彥字子勳 北京人 現年三十一歲 寓宣武門內報子街 幼隸長春科班 習老旦 滿科後研究老生戲 頗有心得 恆在北京各大票房串演 性和靄 善爲人説戲 票友方面 頗歡迎之 念白作工出入頭地 賈洪林故後 作工老生 當推春彥 工劇之多 尤爲難能可貴 與名伶配搭正劇 每爲生色良多 以故各園 爭相羅致 倚爲配角中之中堅份子 偕梅郞南遊香港 譽爲譚派第一老生 雖屬過譽 究其造詣之深 較之高慶奎李鳴玉 似亦無甚遜色也原版阅读

▲張鳴才 記者原版阅读

鳴才現年二十五歲 寓燕家胡同 原籍湖北人 老伶張二奎之孫 幼年入鳴盛和科班 與李鳴玉爲師兄弟 習老生 出科後 嗓音失潤 現在嗓音已經復元 嘗隨高慶奎演戲 可稱硬裏老生中之錚錚者 好自爲之 將來不難與鳴玉春彥並駕齊驅原版阅读

▲高聯奎 記者原版阅读

聯奎字煜森 現年二十四歲 原籍山西楡次人 老伶高士傑之次子 高慶奎之弟也 幼習老生 在京中各園演唱 旋入富連成科班 嗓音失潤後 遂改學胡琴 現隨乃兄爲琴師 近來嗓音復元 暇時即在家從兄研究深造 有時亦出臺 將來在舞臺上 必享盛名原版阅读

▲高仲麟 記者原版阅读

高仲麟名春發 年八歲 名伶高慶奎之子 高聯奎之姪 老伶工高士傑之孫 可謂家學淵源也 仲麟極聰明 喜歌舞 現由張鳴才敎老生及娃娃生 晝夜不倦 乃父每唱寄子硃砂痣探母敎子鐡蓮花等戲 伊必隨之岀臺 扮相淸秀 腔調悠揚 念白淸脆 作工有趣 又兼年幼人緣頗佳 每博滿堂之彩聲 將來不可限量原版阅读

▲王少樓 記者原版阅读

王少褸係武生王毓樓之子 梅蘭芳 內姪 現年十三歳 原籍山東 現寓米市胡同 從李鳴玉張春彥學戯 舉凡重頭戲如珠簾@@失街亭擊鼓罵曹探母等 均其擅長之作 近來潛心習學能戲不下四五十齣 且終日從其父練武工 余前在三慶園觀其珠簾寨一劇 唱工純熟 口白淸脆 作工精細 嗓音宏亮 在如今童伶中 可稱無出其右者 將來出台之後 必將大受顧者之歡迎原版阅读

▲譚富英 記者原版阅读

譚鑫培之孫 譚小培之子 原名豫升 學名富英 現年十九歲 幼入富連成科班習老生 性質頗慧 本年二@@滿科 將來傳英秀之衣鉢者 不在其子 定在其孫原版阅读

▲楊寶森 記者原版阅读

老伶工朵仙之孫 小朶之姪 武生孝芳之子 現年十七歲 從陳秀華學老生 頗有所得 現出臺於三慶園之斌慶社 觀其所照之打漁殺家像片 神氣充足 將來决非凡品原版阅读

▲白蓉普 舜田原版阅读

滿族之世家也 名濟朗阿 字厚塵 幼嗜於唱 而酣於@@ 曾執事於參謀部 以不堪於枵腹 因而執贅德處之門 業斯業焉 嗓音 唱曰 作派 均稱後@@之秀 惟其宗派不純 時而汪 時而劉 均未能盡善 復以不自珍重 嗓音時患頹瘂 以致流落天橋之舞臺 與儕輩作嘶閙劇 難登大雅之堂矣 噫原版阅读

▲陳少五 記者原版阅读

少五北京人 年二十七歲 老生陳五之子 花衫陳桐雲之弟 约隸承平科班 習老生 後拜沈三元爲師 倒嗓後 久不演唱 旋走外江 近始囘京 在華樂園演唱 亦硬裏老生中之不可多得者也原版阅读

▲陶顯廷 記 者原版阅读

顯亭字耀仰 直隸安新縣人 世業農 略通文字 好詞曲 幼從鄕間票會排演戈腔紅淨 後隸恩慶科班 從錢寶珍君遊唱各處 名聲大振 亦因陶伶工作大方 喉音洪亮 其單刀會雅觀樓醉打山門關公訓子功臣宴五台山十宰學舌別母亂箭北詐瘋御果園等 皆其得意之作也舉動言談 異常儒雅 誠爲劇界高尙之流也原版阅读

▲楊小樓 卓然原版阅读

楊小樓名嘉訓 年四十六歲 北京生人 原籍安徽潛山 係名宿楊月樓之子 人稱月樓爲楊猴子 故多以小楊猴子稱小樓也 幼入小榮椿班作科 該班成立有年 小樓實爲該班第二科學生也在科從楊榮壽習武生 如探庄蜈蚣嶺八大錘等 均爲其在科時拿手之作 滿科後降至庚子小樓憤朝政之日非 慨時事之多難 中魔纏厭塵世 日以道冠鶴氅爲常 且皈依於白雲觀觀爲道敎祖師元代邱長春之故宅 都中道敎之最巨叢林 更以五百金易道經一部 諷誦無間日 翌年辛丑有何佩亭茹錫九唐永長朱玉康諸武行 均與小褸爲知交 鑒其己入魔障 久必廢業 遂糾同志有三十六人 就後河小樓舊居 於每早拽其演練各戲 初尙執拗 久之遂轉其心 安於用功 小樓今日享有盛名 成就於此者實多 至今內行猶羨稱之爲三十六友 嗣譚英秀氏成同慶班 演於中和園 當時旦角如李寶琴 小生如王楞仙等 人才濟濟 惟武生乏名手 譚遂約小樓加入 但常演於中軸 觀衆不甚注意 名故不顯 後搭寶勝和 始漸露頭角 壬寅天津會芳園主知其名 約往獻技 沿習慣稱小楊猴子 書於報單 彼時正小樓年少氣充 功力純熟 競競造名之際 所演之劇無不精彩 而尤以津埠伶人不能演之金錢豹及孫悟空戲爲絕佳 蓋其身手腰腿 敏健無倫 殆不以猴名也 且有好手爲配 更屬旗鼓相當一時閃開了劇詞 傳偏津門 雖販夫走卒均能道之 約歷一年 會有趙廣順呂月樵諸人 及下天仙戲園成班 如靈芝草玻璃翠元元紅牛春化等均隸之 靈芝草即崔松林之舊名 而下天仙今易名大新舞台矣 開演後生意不佳 勢將不支 遂約小樓搭入 營業大振 月送包銀三百五十兩 在當時包銀之鉅 實已駭人聞聽 又半載始返京 歸後復搭寶勝和半載 又入中和 且供俸內廷 考舊制伶人列籍南府者 多用眞名 不若外間稱藝名或別字 小樓應差之名 即其本名嘉訓也 若差粮向分等次 小樓即食一等俸也 至於演戲蒙賞賜固爲常事 惟小樓以藝高 受孝欽后寵眷優於他人 獲賜獨多 即譚氏亦不及也 其隆遇殆有過於朝相者小樓旣名噪津埠 還京以後 聲譽日隆 蓋其成名之由 有數端焉 先時兪振庭之父兪潤仙爲武生巨擘 享名已久 彼時以老邁 家計裕如 不常演唱 小樓爲兪氏入室弟子 純法兪氏 頗多似處 人咸以贊兪者轉集於彼 此其技藝確有可取者 小樓貌魁梧 臉長而鼻隆扮相英偉 此其體有以勝人者 斯時小樓正値壯齡 功夫純熟 平時無不競競自好 頗能竭盡所能 此其力充氣沛有以令觀衆满意者 職此之故 名遂重于都下 其後屢搭各班民國二年與姚佩秋張毓庭組班 演於同樂 嗣去申演於三馬路大舞台 鑒於都中無新式舞台 於觀瞻不無減色 隨繪其圖 歸與佩秋募資購地於西柳樹井 仿申式建第一舞台 是爲京中新式舞台之破天荒 建築歷數月 至三年始落成 嗣倒與孫藎卿 現時偶一演之 小樓常演崑曲安天會麒麟閣狀元印諸劇 爲名伶張洪林所授 並於滬上從劉嵩山習得林冲夜奔一劇 珍秘不肯示人 去臘曾於開明一演之 昔隸同慶班時 名旣不顯著 人多不重視彼時有楊萬有者 在該班管武行事 於小樓獨具靑眼 左提右挈 力爲識拔 萬有故時 身後蕭條 小樓備資殮葬 贍其族嗣 所以答厚遇也 此又小樓重義知報之特徵也 子尙幼穉女一適劉硯芳 今爲小樓照料諸務 硯芳爲鳴盛和科班學生 即昔年在科享大名之小梧桐是也 現常爲小樓配 頗資倚重 小樓現寓前門外笤帚胡同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 月樓之子 菊笙之徒有以兪派武生 稱絕於京外者 小樓當爲第一人矣 其唱作之精采 久已有口皆碑 無需贅述惟其近歲演戲 時或敷衍 不欲盡其所長 以副顧客之望 致顧曲周郞 不曾觀其曩日之傑可者 幾生名逾其實之嘆 良可慨也 究其工架之老練 吐字之蒼勁 較之後進 畢竟可師作法 執當代武生之牛耳 小樓殊足以自豪矣』原版阅读

▲兪振庭 記者原版阅读

振庭名號一致 北京生人 原籍江蘇 家學淵源 北京武生 多出其門牆 爲人豪爽 殊有膽略 熱心公益 血性過人 能戲如金錢豹水簾洞等 久爲各界所赞賞 近因獨力成立斌慶社又起雙慶社 精力漸衰 不常演唱 殊可惜也 現年四十五歲 寓前外百順胡同路南原版阅读

▲周瑞安 卓然原版阅读

周瑞安年三十五歳 北京生人 原籍湖北武昌 住崇外草廠十條 居京四世 均業伶 父名如奎 工武生 曾組義順和班 純係秦腔 山陝名角 如郭寶臣蓋陝西天明亮十二紅等 當時山西商人 在京業票莊者極多 以同鄕之雅 均趨捧之 以故該班自成立以迄光緖三十四年因德宗大喪停演 歷六年之久 不稍衰者 職此故耳 瑞安入該班習藝 如奎親自敎之 家學淵源 根底堅實 宣統二年春 如奎與張小泉成慶壽和班 演於三慶園 瑞安藝大進 同在該班演正工武生戲 於是瑞安二字 遠@@皆悉 嗣于民國三年 赴開封之封樂園 又去滬濱艺罘等處演唱 均極歡迎 四年夏季返京 有馬墨@@者 賃王廣福斜街之汾陽舘 開設民樂戲園 名角如崔靈芝 暨太監陳子田等 瑞安加入多演重頭戲 加以身材高大 相貌魁梧武工純熟 嗓音宏亮 如艷陽樓@@板坡連環套潞安州等戲 凡靠@@短打 均擅勝長 又得乃弟周春亭及劉春利劉鳳奎爲配 更屬相得益彰 幼功有素 又肯用私工 故起打嚴密 腰腿靈敏 不愧名角也原版阅读

▲茹富蘭 卓然原版阅读

茹富蘭字子峯 年二十二歲 茹萊卿之孫 茹錫九之子 富@@之兄也 年十二歲 入宮連成班習小生 越二載出台 碌碌無所短長 及小生程連喜出科 富蘭代之 名始顯 恆與馬連良馬富祿沈富貴等 合演全本三國志 號召力頗不淺 並與尙富霞演庚@@傳暗室靑天胭脂判等戲 均爲拿手 嗓倒後改演武小生戲 如金鎖陣連環陣蔡家庄戰濮陽八大錘等 爲其傑作庚申歲杪滿科 時年十九歲 在家承乃父爲之說武生戲 辛酉偕高慶奎出演於華欒 歷數月名大嗓 根底堅實 家學相承 爲武生中後起之秀 不難享大名也原版阅读

▲蓋呌天 記者原版阅读

蓋叫天 姓張 名英傑 直隸滄州人 現年三十餘歳 初演老生 取名蓋呌天 後改武生歷在京津滬漢演唱 爲外江派之錚錚者 爲人好交 與兪振庭爲結義兄弟 喜起班 愛佈景信神佛 故常演神佛戲 如南海菩薩劈山救母等 每逢朔望 必赴各大刹進香 演短打戲最精彩 如三岔口之摸黑 鐡公雞之特別開打 均爲台下所歡迎 武工嫻熟 身段敏捷 尤以旋子爲佳 誠爲短打武生中之不可多得者也原版阅读

▲李蘭亭 記者原版阅读

李蘭亭 直隸滄州人 年三十餘歲 初學藝 身上有眞武工 戲園觀劇 羨慕武生 因之學戲 習短打 勇猛異常 如塔子溝紅蝴蝶等 最爲擅長 久受外江歡迎 曾一度到京 在第一舞台演唱 演時肯賣氣力 台下尙屬滿意 惟有人曾目之爲土匪式之武生 此言固謔 第可見北京人觀武戲之心理矣原版阅读

▲沈華軒 記者原版阅读

華軒名祖蔭 現年三十六歲 本京人 幼喜觀戲 漸而亦好唱 嗓音頗佳 遂入樂家票房 排演文武老生 會戲極多 票房散後 旋拜楊小樓爲師 專心習其靠把武生 改入內行 其演長板坡翼州城百凉樓潞安州等 皆有摹仿小樓處 且其身體高大 扮相格外雄壯 亦武生中之人材也原版阅读

▲小振庭 記者原版阅读

小振庭孫姓名毓堃 孫棣棠之子 幼在家從胡筱舟讀書 十歲拜范福太爲師 學武生劇 在斌慶社演唱 其拿手劇爲艷陽樓挑滑車狀元印金錢豹 扮相英偉 功夫嫻熟 又拜楊小樓爲師現年十九歲 寓達子營原版阅读

▲茹錫九 卓然原版阅读

茹錫九年四十一歲 住順外嚮鼓廟 係蘭芳琴師茹萊卿之子 有子二 長名富蘭習武生 次名富蕙習丑 均有聲 錫九幼入余玉琴所組織福壽班作科 在科名德榮 與許德義朱湘泉范寶亭八仙旦等同師 習武生 身體微胖 功夫純熟 演戲以精悍著稱 滿科後復入同慶班嗣出演於天津會方園 歷四載 轉赴江南一帶 至民國二年返京 加入慶樂園喜慶和班 曾約楊小樓 同往滬演於三馬路大舞台 四年復返京 短打靠背各劇 均稱佳妙 近則專心訓子 不常出台 殊可惜也原版阅读

▲程永龍 記者原版阅读

程永龍北京人 現年五十餘歲 久走外江 故人多不知其名 早年在北京搭班 演鐵公雞最爲出名 去年來京一次 無班可搭 致在橋天戲棚現藝 不得志而又去京 英雄無用武之地殊可慨也原版阅读

▲王益友 記者原版阅读

益友字子英 直隸玉田縣人 益和科班之學生 幼習武生 身段極佳 武工亦有獨到處 曾入醇王府之恩榮班 拜老伶工徐廷璧爲師 藝業田是大長 聲譽亦由是大振 淸末時 在京組織安慶社 民國六年 爲榮慶社之社長 所有夜巡夜奔探莊打虎閙天宮快活林紅門寺蜈蚣嶺等戲 皆其素日之傑作 誠崑腔武生之錚錚者也原版阅读

▲朱小義 記者原版阅读

小義玉田縣人 聰明潁秀 武工超羣 乃崑腔名伶郝振基之弟子 學小生武生 兼武花臉更從王樹雲學正旦 可謂劇界後起之秀 其演夜巡夜奪三岔口雅觀樓红門寺蜈蚣嶺及十里亭之小丑 蘆花蕩之花臉 皆很精神 誠可謂崑腔界後起之秀也原版阅读

▲朱素雲 卓然原版阅读

朱素雲名澐 字忍盦 年五十四歳 北京生人 原籍江蘇吳江 父名小元 爲四喜班著名武旦 性奢華而慷慨 同業多賴其助 有子三 素雲居長 習小生 聘鮑福山爲其說作工 徐德奎敎唱工 武工則有楊榮壽爲之指導 更延王阿巧授以崑曲 分門敎授 各任一類 於此可以知小元之性情豪爽 不惜資力 更可知素雲技藝之精 有由来矣 初入小丹桂班獻技嗣搭四喜班 彼時名小生王楞仙陸華雲 正享盛名 故素雲不甚得志 外走滬濱有年 嗣返京各班爭聘之 卒入春台 從此素雲之名震於京外 民國紀元 女伶盛行 素雲復去滬 迨至八年返京 屬歷各班 迄於今日 論其藝 間練純正 崑亂並能 蓋其學有根底 如雅觀樓羣英會白門樓飛虎山抱盒子打玉射戟取三郡等 大方倜儻儒雅風流 又如奇雙會得意緣等每與名旦配演 更屬相得益彰 或獨演或合演 並皆佳妙 凡崑亂各戲能者不下百數十劇且演來無不美觀 可云博且優矣 其身材合度 扮相典雅 頗有儒將書生之風範 以故名旦梅蘭芳等 多約其配演 以爲擘助 素雲摹山谷雋挺有力 凡作書署款忍盦 性暇逸 舉止安詳 不願收授弟子 然有請問者 則必詳答 使其悟解而後已 常架墨光眼鏡 望之若文人 此伶界之例外事也 現雖年逾五十 儼若四十許人 子一名志辛 幼習法文 現隸軍界原版阅读

▲姜妙香 卓然原版阅读

姜妙香名紋 年三十三歲 直隸獻縣人 久居北京宣外麻線胡同 排行六 故伶界多以老六呼之 幼從田寶琳習靑衣 寶琳年事較邁 晚近常與名宿陳德霖操胡琴 妙香初與王鳳卿同搭長春班演於二慶 嗣搭慶壽和與賈洪林同演 名噪京國 嗓倒後改延馮惠林陸杏林習小生藝事極佳 其演戲多守舊規 如舉鼎之徐琮 探母之宗保 仍唱三@@ 不唱元板 或搖板與他之巧滑者不同 至若慢板之行腔 急徐抑揚曲盡其妙 內外行極佩其能 蘭芳之排時髦戲 如葬花一笑等 以朱素雲久居申江 故寶玉一角 難得其人 倩人挽妙香出演 夫寶玉一角與他劇不同 非温柔典雅 舉止大方 如妙香者 殆難充任 故蘭芳得一妙香爲配 爲其新排各劇生色不少 他若崑曲之驚夢琴挑風箏誤諸劇 妙香演來均臻絕頂 昔唱靑衣今唱小生 雖角色不同 而其先後能負盛名則一耳 此殆諺所謂好角終不失爲好角也 妙香純孝性成 寡言善笑 其事父也 出必吿入必面 有所示則唯唯而遵之 惟恐不謹 大有古君子之風 擅花卉 尤長牡丹 得者寶之 娶王蕙芳姊 生一子 名少香 人極純厚 有乃父風 現學老生 上年九月間 费小山君在同興堂作壽 曾演醉寫一次 聆者佳之原版阅读

▲德珺如 記者原版阅读

德珺如名恒 滿洲旗籍人 現年六十二歲 住西城盒子胡同 幼年最嗜戲劇 工靑衣 嗓音其佳 聘梨園人 每日在家爲其說戯 能戯不下百餘齣 家中置有戲箱 常約票友在家排演曾拜金秀山爲師 入梨園打 後習小生 如岳家莊黃鶴樓射戟呌關孝感天 均其拿手好戲十數年前 頗享盛名 晚年以來 台下人緣尤好 金仲仁文容壽等 均係其門下弟子 子名少如習老生 未能享名 現己改學胡琴原版阅读

金仲仁 記者原版阅读

金仲仁名春元 淸宗室 奉恩將軍 現年三十九歲 住西城武衣庫 十數年前之要友也 曾聘著名小花臉姜某爲之說戲 後拜德珺如爲師 在票友小生中 爲極有名望者 民國成立 遂入梨園 與王瑤卿王蕙芳榮蝶仙常配戲 唱作武工 無一不佳 近數年 久在上海漢口東三省天津等處 舞台獻技 名頭極大 在如今小生中 爲不可多得之人材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 金仲仁以胄裔操伶業 宜其爲德珺如氏之高足也 工小生 藝頗不弱 經理第一舞台時 時串新劇之老生 扮有之唱非所宜也 曾組戲劇研究社 思欲爲戲劇改良眞個之預備 後以經濟關係 終未能即如願 然已久不見其色相於舞台矣 近艷秋組華樂仲仁應聘出台 技藝之精 雖不減於曩昔 然比之於朱(素雲)亦稍有遜色』原版阅读

▲王又荃 記者原版阅读

又荃名世忻 原字幼泉 號逸園 原籍浙江山陰人 京居數世 稱爲世家 乃父春泉 宦場中人 家道頗豐 又荃幼在中學畢業 復在滙文大學預科三年級 後充任華北協和學校敎員工詩文 通篆隸 手筆絕佳 尤喜音律 遂于宣統二年入普慶堯天票房 習靠把老生 因嗓音失潤 改習小生 民國三年改入春陽友會 民國七年受漢口和記舞台之聘 始歸內行 甫一登台 即大受各界贊許 蓋因俊如素雲年歲稍長 寶昆仲仁又不常露@@况又荃對於文武小生一門 實有獨到之處 其扮周兪呂布等 時而温文雅儒 時而英勇異常 最妙者扮招賢鎭之賀仁杰 活現一稚氣未退爛熳天眞之幼童 恂不愧爲多才多藝文武兼全之人也原版阅读

▲梅蘭芳 豂子原版阅读

梅蘭芳 名瀾 字畹華 江蘇泰縣人 今年二十九歲 於前淸光緖三十一年 登台演劇 即爲都人所盛稱 十九歲赴滬 聲譽大噪 舉國皆知矣 二十四歲後 徧徘各種歌舞劇 每一出演 觀者空巷 二十六歲 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聘 東渡獻藝 大受歡迎 自是歐美各國之美術家與文學家 親往訪談 或函索像片者 絡繹不絕 二十九歲 又赴香港 港政府待遇備極優渥 路透電社 更舉其一言一動 報吿各國 聲名洋溢 世界嚮企 其遭際之隆蓋中國伶界自來所未有也 祖巧玲 父竹芬 均業優 負盛譽 而伯父雨田 操胡琴 名尤著原版阅读

『舜田曰畹華繼乃祖乃父之衣鉢 而業於旦 家學淵源 益以朱(小芬)陳(德霖)指導 象形會意 極能差强人意 論其色 淸秀艷媚 不愧美男子 論其藝 博雅精深 何慚藝術家 旣以色藝雙絕 宜其聲譽鵲起 更復獨出心裁 擴大王(瑤卿)李(寶琴)之精華 翻轉新潁之腔調 研窮崑亂劇曲 迎合時髦眼光 曾經藝遊 東國香港 聲價曠代罕儔 每一出幕 化裝燦爛 配以鮮艷之怖景 使人瞳眩神移 心爲之醉 宜其號召顧客 能力之大雖彼譚王復生 亦不能頡頏其聲價也 語謂柔能克剛 予於伶部之蘭芳也 亦云』原版阅读

▲陳德霖 卓然原版阅读

陳德霖字漱雲 年六十二歲 京旗人 現寓百順胡同 父某以遺產爲活 但不善經營以是家中落 不得已送德霖入三慶科班 班中大老板爲程長庚 至今以大老板稱程者 始始於此也得霖入科初習刀馬旦 以金山寺殺四門爲拿手 然名不彰著 滿科時値慈安后大喪 樂禁森嚴 各園均停業 有人在鐵門文昌館 組說白淸唱戲 德霖加入 旣以禁例無鑼鼓 武戲故不能演 遂改唱靑衣 國喪滿開禁 各園復業 德霖雖甫出科班 然嗓音宏亮能戲甚多名遂大嗓 因以護列供俸差 且與南府諸太監說戲焉 嗣染鴉片癮深 喉嚨因之澀枯 會有孫怡雲嗓潤氣充 爲後起之秀 在各園演戲 深得社會聲譽 較德雲爲重 在內廷供奉獲后帝賞賜 比得霖獨優 德霖覩情思奮 堅志戒煙 年餘病疾豁然 復經苦心用功 嗓果復原更在内廷排雁門關全本戲 復得孝欽太后寵眷 又入三慶班 與老生楊月樓盧台子 淨角黃潤甫丑角劉趕三等 @@名宿 同台獻技 於是名滿都下 但性好安逸 不願成班 民國八年己未曾經朱幼芬三約而後赴漢口 去十日即歸 於此更可知其躭暇自得 固步自封也 德霖技藝優絕 爲靑衣界泰斗 今日旦角知名者 爲梅蘭芳王瑶卿王琴儂王蕙芳尙小雲程艷秋姚玉秋諸人 多出其門 羣以老夫子呼之 蓋尊之爲領袖也 生平未曾赴滬 自爲憾事 庚申七月間 蘇齊督爲其封翁慶壽 京伶全體赴寧獻技祝賀 戲畢將歸 値津浦路被水沖斷 修復待時 由蕙芳小雲輩 乘便約作滬遊 小住數日 海上風味飮略梗槪 夙願獲償矣 辛酉九月初五日 爲其花甲重逢吉辰 由諸弟子醵金在同興堂稱祝 約有八角鼓全班 以娛衆賓並由瑤卿蘭芳琴儂蕙芳小雲艷秋玉芙潤卿 曁時慧寶王鳳卿孫怡云朱素云姜妙香吳彩霞唐彩芝集壽屛十六幅 或繪或書 各作一幅 以誌慶祝 此種盛舉 爲伶界之創聞 且瑤卿諸人書繪 均臻佳妙 薈萃成帙 尤爲不可易得者 此誠伶界史中千古作話也 德霖旣親炙長庚故於梨園舊法知之最稔 而守之彌殷 技藝雅高 曾無絲毫越規矩事也 現今伶界規章廢弛彼嘗太息不置 內外行人多喜與之接近 現時雖逾花甲 而無問風雨 每早必往永定門 繞壇墙數步一週 故嗓音老而益壯 其衞生確得少法 此其功力堅實而有恒 實過於常人者不嗜煙而喜鼻烟 初娶沈芝秋女 生女適名角余叙岩 沈歿 續娶時小福女 生二子 長子年十八歲 極爲忠厚 次子名少霖 年十二歲 聰明過於乃兄 資質極隹 現從陳秀華習老生戲 進步頗猛 可造才也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 靑衣劇多代古貞婦烈女 現身說法 表示前賢 不得純以扮相嬌媚爲計較也德霖獻藝數十年 工劇數百齣 其唱白之悠揚 腔調之宛轉 吐字之淸晰 作戲之荘重早己膾炙人口 供俸於淸廷 尤爲西后所獎勵 邇來年逾耳順 歌喉之淸脆 猶不減於曩昔蓋天賦耳 宜其崑亂並重 聲譽日隆 領袖後進 儼然爲靑衣部之泰斗矣』原版阅读

▲王瑤卿 卓然原版阅读

王瑤卿名瑞麟字穉庭 又字菊痴 年四十三歲 北京生人 原籍江蘇淸江浦 現寓前外大馬神廟 幼學武旦戲 未久聘謝雙壽習靑衣 初搭三慶班 嗣入福壽班 與許蔭棠配演 彼時有同慶班者 爲譚英秀所成 孫怡雲諸名角均隸之 怡雲@@敗 譚延瑤卿入 瑤卿藝事已大進 與譚合演如南天門武家坡汾河灣諸劇 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從此瑤卿名滿京外 譚因倚重瑤卿 而瑤卿無譚配演 亦不足顯其藝技之長耳 同慶解組 歷搭各班 譚倚之爲台柱瑤卿有編劇之能 如棋盤山庚娘傳穆天王萬里緣等 均出其手 至於福壽鏡之丫環 五彩輿之馮蕙芳 英雄傳之十三妹 梅玉配之少夫人等戲 均爲其生平絕作 餘如旗裝戲 更其特長 實非他人所可及也 瑤卿固爲靑衣名手 而所有與老生合演之戲 如南天門珠簾寨等劇譚氏佳妙之處 均有心得 名角@@貫大元高慶奎王又宸諸人 均就其求敎之 又若名旦梅蘭芳王蕙芳尙小雲程艷秋榮蝶仙 曁票友章小山田少俊言一朋諸人 更奉若神明 竭誠就正緣其性情和靄 豪無惡習 @@與人說戲 凡有問者不避勞粹 必詳盡答之 惟恐人之不了解耳 且不因敎戲而受人饋贈 故人多謂其有敎戲癖也 瑤卿更拜大晝家李石君陳敷民學丹靑所作以菊爲最佳 其作畵欵署菊痴者 即此故耳原版阅读

▲尙小雲 卓然原版阅读

尙小雲字綺霞 年二十五歲 住前外佘家胡同内大耳胡同 漢軍旗籍 爲尙可喜族矞 伊曾祖以武官雲南 伊祖曾任定遠縣@@事 父充差於那王府 於淸光緖三十四年以疾歿 小雲纔九歲並有弱弟一 現作科於富連成名尙@@霞 賴其母以針黹養之 有李際良者 與伊父爲知交 於宣統二年組三樂科班 鑒於小雲家計不豐 故舊多情 亟召小雲入班 以其姿首恰合旦角 故令其從張芷荃或韻芳習靑衣 芷荃係文斌之父 嗣班改正樂 演於民樂園 友人穆辰公 係國華報編輯 今在奉天 盛京時報 易名儒丐 偶往耹之 小雲是日演彩樓 而戧碼在中軸前 無人知其名 辰公獨謂此子貌娟秀 而氣質醇厚 福澤不淺 將來必能享名 後在東安市埸丹桂園演唱 友人陸芷沅張紹公 均喜其戲 暇必往聆之 演日久 小雲由是名譽鵲起 彼時由怡雲操胡琴 怡雲固爲名旦 尤多指授 十七歲滿科 正樂解散 加入他大班 更拜路玉珊習諸花衫戲 且就瑤卿學戲 競競自好 遂成大名 今始信辰公目力之佳評定不移 然則小雲亦不負辰公期許矣 赴滬三次 均極受歡迎 小云人誠實 性溫柔 對際良曁同科諸友始終如一 且多重義輕財之舉 名士樊山哭庵曁日人聽花均喜其人 而嘉其劇 數爲文以贊揚之 娶名淨李壽山之女 其爲富霞亦習花衫 扮相娟麗 不離蔚成大器也原版阅读

▲程艶秩 記者原版阅读

艷秋北京正黃旗人 年二十歲 榮蝶仙弟子 習靑衣 兼刀馬崑齣 後師事梅蘭芳 深得其傳 又從陳德霖王瑤卿問業 造詣甚深 能劇多至百齣 其自編之劇 十約齣 將陸續排演云原版阅读

▲侯俊山(即老十三旦) 記者原版阅读

俊山名喜麟 張家口人也 原籍山西 現年六十七歲 幼時因貧學戲 習小旦 十三歲卽有聲於時 號曰十三旦 或曰旦角爲類十有三 俊山均能之 故名 及長來京師 聲益震 以藝走大江南北 資累鉅萬 爲人不拘細謹 喜恢諧 每出語 輒令人絕倒 其演戲也 務以婦人之心爲心 尤長於武技 演八大錘伐子都諸小生戲 爲世罕有 近以老故 不願再現色相 然偶一爲之 猶不减昔年 本年費宅堂會 侯亦演劇 因倩友人 特留其八大錘伐子都二像 以實吾書原版阅读

▲白牡丹 蕭舜田原版阅读

荀伶名詞 学慧聲 牡丹其藝名 直隸東光人也 秀外慧中 聰穎過人 聞著於鄉里 有神童之稱 俟爲升斗計 受業於龐啓發之門 習秦腔花衫 先後獻藝京保 技頗不弱 搭入三樂科班後 藝與時進 聲譽亦日隆 揄揚之者 爲之徵謌立社 芳名大嗓 靑衣名宿吳彩霞目爲後起之秀 以妹妻之 相偕至滬濱 歇浦之譽 較都門爲尤盛 此次囘京 演其古裝各戲於開明劇院 迎合時流 使人瞳眩神移 呌坐之魔力 在其冶艷動人 牡丹堪步梅郞之後塵矣原版阅读

▲小翠花 卓然原版阅读

小翠花于姓 名桂森 紹卿其字也 年二十四嵗 原籍山東登州府人 父名海泉 供差於都察院 旅京已有年矣 翠花九歲 入嗚盛和班 在科名盛琴 又名小牡丹花 班主郭際湘即著名旦角水仙花也 見而異之 親授翠花戲 翌年即出台 時翠花年纔十齡 歷演於吉祥天樂諸大戲園 民國紀元該班解組 彼時翠花藝雖大成 而不敢自恃 隨于二年春間 重隸喜連成科班 求深造也 始改今名 經敎師蕭長華郭春山 授以文武崑亂諸花衫戲 在科名連泉 時年十四 技藝絕佳 從此負盛名矣 至六年三月科滿 彼固多于情者 不欲驟然離去又在科班演至年終 計八九月之久 名爲帮忙 亦所以報班主業師也 次年搭入吉祥園之斌慶社 九年二月 受漢口合記大舞台少聘 奏技數月 夏間返京 隨應天蟾舞臺許少卿之約偕王又宸出演於滬濱 此後名滿滬漢 榮譽極佳 合同曾經數續 亦可知滬人之歡迎 至十年四月始得返京 翠花之能戲約有二百餘齣 其中以醉酒戲鳳坐樓斷橋得意緣馬上緣戰宛城虹霓關樊江關爲傑作 而尤以無人能演之雙鈴計爲最隹 論其藝兩次作科 根底堅實 而蹺工之穩 更非他人所能及也 近尙聘張彩林爲之說全本兒女英雄傳 雁門關等劇 想不日當演於紅氈毹上 翠花性純孝 愼言行 滬風凡伶人無不有艷遇 因之喪名敗節 甚至不可救藥者 不可以數計 翠花硬硜硜自守 不爲外物所誘 娶名小生陸華雲之女 現住宣外西草廠胡同原版阅读

▲林颦卿 綠蘿菴主原版阅读

林颦卿 名霖 號雨林 現年三十三歲 福建興花縣人 生性敏慧 且至孝 幼即愛音律凡崑簧新奮諸曲藝 嫻習者 約一二百齣 幼隨父育於滬 父病篤 衣不解帶者 數閱月常割股和藥以進 父歿 母寡弟幼 顰始@@伶界 博薪貲以養母敎弟 名嗓京滬 尤工靑衫哀劇 如孟姜女尋夫 白奶計 紅蝴蝶等劇 毎一曲登場 悲歌慷慨 不獨四座唏噓 同演者亦爲之聲淚供下 而顰卿除演劇外 常奉母閒游 兼弄翰墨以爲樂 親朋儕輩 或有不道德者 即面飭不少貸 又抗爽好施與 有魯肅指國之風 或勸其稍稍隨時 可致富貴 颦乃笑而謝曰 吾不敢忘福建林耳原版阅读

▲林笑卿林沁玉原版阅读

林笑卿與沁玉 皆林颦卿胞弟也 笑卿年十七 工花衫 聲音笑貌 酷似顰卿 藐杭人皆歡迎之 沁玉工武生 氣宇軒昂 年十六 在十四五歲時 月博包銀五六百元 現以嗓音病正在休養輟業中云原版阅读

▲朱琴心 卓然原版阅读

朱琴心名瑛號杏卿年二十三歲 浙江湖州人 父業商母金氏 琴心生於滬 幼在南京讀書十五歲入上海靑年會習英文 性聰慧潁悟 讀書易成誦 尤嗜劇 故常演新劇 年十七歲來京 在協和醫院充英文打字生 屢因義舉在米市靑年會演新劇 頗負盛譽 厥後與諸名票友相周旋 過從旣久 習得舊戲 工旦角 凡崑亂靑衣花衫各戲 能者日多 且其習劇極易一聞便能 演戲作工更爲細膩 有非常人所及者 常出演於堂會或義務戲 犧牲色相 名滿京門 走局無虛日 壬戌六月華樂園主約出演 經三數請 復經評劇家汪俠公君疏通之 始首肯 是月二十四日出台 演其傑作春香閙學 每日座無隙地 其號召力不爲不大 八月十四日與余叔岩携手 白日在吉祥演花鼓 晚在開明演閙學 捧者日衆 婦孺知其名矣 十月與續岩應上海亦舞臺之聘 十一月初十日 爲出台之第一日 仍演鬧學 名遂震於滬上 接各界饋贈花藍三十餘提 袁寒雲林步屋 兩大名家 均送匾額以彰之 滬人士歡迎之盛 收於此可見矣 十二月十九日返京 今與楊小樓貫大元同隸松慶社 現寓前內霞公府節孝詞內原版阅读

▲王蕙芳 卓然原版阅读

王蕙芳字湘浦 年三十三歲 安徽澘山縣人 現寓崇外北蘆草園 名武生王聚玉子 幼拜秦穉芬爲師 習花旦 貌娟秀 性明敏 昔有江北振灾會 假打磨廠福壽堂演義務戲 蕙芳承約獻技 是日有羣英會一劇 汪桂芬之魯肅 王楞僊之周瑜 王雨田之諸葛亮 金秀山之黃蓋 黃潤甫之曹操 至今憶之 誠不愧羣英會也 蕙芳與賈則演游龍戲鳳 是爲其出臺之始穩練妥當 不似初登臺者 覩者咸許其能成大器也 嗣從陸杏林趙僊舫學 藝技大進 搭玉盛和班 演於慶樂 名大著 嗣入文明與劉洪升同臺 如戲鳳烏龍院等 與洪升常演之 並在廣德樓演夜戲 聲譽大噪 後就王瑤卿習雁門關等之本戲 暨花衫戯 嗣出演於滬之丹桂第一臺 歸與梅蘭芳孟小茹田雨農諸人 同搭天樂之翊文社 演年餘日必滿坐 此民國二三年事也 彼曾赴甯 月餘返京 繼拜陳德霖爲師 學靑衣戲 後應第一舞臺聘 與王鳳卿諸人同演 作工細緻 喉嚨淸勁 九年在漢口和記大舞臺組班 自亦演之 數月始返 著名京外此後不常搭班 性剛强 而慨爽 善滑稽 畜家禽 量雅豪飮時逾度 嗓音常爲酒累 曾從陳敷民君習畫 長蘭竹 娶王琴儂妹生子名懷蓀 從陳秀華習老生 年己十二歲 前妻己歿續娶梅蘭芳妹原版阅读

▲榮蝶仙 記者原版阅读

蝶仙京旂人 現年三十一歲 寓宣外大吉巷 長春班作科 名春善 學名蝶仙 初習武生後改花衫 兼刀馬旦 在該班頗負戲名 久爲顧曲者所贊賞 滿科後 又從張彩林學 藝業益臻佳境 性慷慨好交 火氣過人 下台後絕無旦角習氣 能戲如扈家莊娘子軍 及得瑤卿傳授之兒女英雄傳 均稱拿手 瑤卿以其甥女妻之 生女一 弟春亮習武生 現拜許德義門下其徒程艷秋所演之刀馬旦戲 均係榮親自敎授 師徒感情素佳 共成和聲社 在華樂園演唱合衷共濟 宜其營業日趨於發達也原版阅读

▲王琴儂 卓然原版阅读

王琴儂名文鵷 字桐君 年三十七歲 北京生人 原籍浙江山陰縣 現寓宣外南半截胡同幼從田寶琳習靑衣 嗓極佳 家裕如 不常演 名宿陳德霖與琴儂爲世交 鑒其嗓好氣沛 足能嗣已 能專以唱工擅長 不似他人半藉姿首者 故以他人所不能學之純粹唱工戲如武昭關二進宮孝義節等 强令習之 爲自己身後留傳絕嚮計也 於此亦可知琴儂技藝之價値矣 琴儂得陳三昧 演來頗多似處 惜不常登臺 僅於堂會演之 民國九年馮公度君爲其太夫人祝壽 太夫人喜聆戲目蓮一劇 伶界多不能者 商之琴儂 慨然任之 遂就曹心泉處覓得脚本且從而習之 更約同德霖妙香如香諸人排習之 琴儂扮大士 妙香扮目蓮 至期演之 馮母大悅 此後常演於堂會 琴儂名益著 心泉父春山 子二庚 爲徐小香徒 習小生 嗓敗改充笛工 曾供奉內廷 孝欽后所愛詩詞 命其製譜 宣統季年 國樂成 心泉驚謂肅親王曰凶慢淫過音律之四忌 今國樂俱犯之 朝廷恐有大憂 俄而義起 國體改革 聞樂知變 於此覘心泉之學矣 民國以來 曾入禮制舘 自號燕市笛丐 琴儂善繪 蝴蝶尤佳 且好植花草 尤喜爲力慈善事 體肥碩 有華貴氣 不似劇界中人原版阅读

▲姚玉芙 豂子原版阅读

姚玉芙 江蘇吳縣人 先世皆經商 至其父爲江南火輪船司簿記 張季直中狀元歸里 即乘其船 時玉芙猶在襁褓中 其父抱之乞爲命名 季直遂名之曰阿順 後以貧困 轉徙至京師始習戲劇 演老生 後似嗓敗輟業 羅癭公爲設法入匯文大學 肄業三年 因嗓音囘復 而小嗓尤隹 乃命拜梅畹華爲師 學靑衣 自是遂爲梅之配角 其人有才略 爲梅經理各事梅深得之原版阅读

▲諸如香 卓然原版阅读

諸如香字茜卿 年三十三歲浙江人 與姜妙香陳葵香爲同師 幼習老生 曾隸四喜班 後改習花衫 在天樂小吉祥班演唱 如打櫻桃入侯府雙搖會一疋布等戲常演之 其嗓倒恢復後較前愈瞭亮 藝事精練 能戲最多 二路角中實占第一把交椅 配角中不可多得之才也 而與小云諸人偶演五花洞 眞稱針鋒相對 無分軒輊 嗓音頗似德霖 惜少端荘氣 故除採母太后不甚相宜外 他劇或正或配 無不精到 彼以老生根底 故於生角戲演來頗好 民國二三年時 在票友趙子衡家 與諸票友合演十八扯 中串定軍山一劇 彼曾去黄忠 八年蘭芳爲其祖母作壽 曾與慶奎反串桑園寄子 彼去鄧伯道 純學賈洪林 辛酉年終 正樂育化會約集伶界全體 演於第一舞臺 爲本界籌賑款 有反串八蜡廟一劇 蘭芳去黄天霸 小樓去張桂蘭 蝶仙去禇彪 鳳卿去關太 龔云甫去费興 慶奎去費德功 蕙芳去金大力 琴儂去老道 郝壽臣去張媽 如香則去施公 歌喉嚮亮 嗓音極佳 人多佩其能 且性和靄 平易近人無無氣 故票界遇彩排多喜召之 有弟一 名連順 在富連成作科習武生原版阅读

▲九陣風 記者原版阅读

九陣風三字 久已享名 然亦有不知其眞名姓者 今特誌其略歷如下 九陣風閻姓 名嵐秋字佩卿 幼入武行 從夏某學武工 異常矯健 筏專工武旦 獨具技能 其演取金陵泗洲城等 打出手時 五花八門 非常燦爛 最好者百草山代鋸缸 前後恍如兩人 虹霓關代洞房 始終决不一致 八大錘之文龍 唱念打作 各盡所長 小放牛之村女 連歌帶舞 並皆佳妙 有稱其爲武旦中之萬能者 洵不愧也原版阅读

▲朱桂芳 記者原版阅读

桂芳朱文英之子 幼從乃父習武旦 可謂家學淵源 出台後大爲觀客所贊許 頗有靑勝於藍之勢 邇來與九陣風分道揚鑣 藝業亦相伯仲 其父之衣銥 桂芳實盡得之也原版阅读

▲黄潤卿 記者原版阅读

潤卿幼而好戲 曾入春慶作科 習老生頗有心得 倒嗓後棄藝入學 中學畢業 復拜名伶路三寶門下 學花衫 所爲對敷嗓子 演來頗受歡迎 其新舊之劇頗多 尤以旂裝之扮相擅長類如査關探親雁門關探母等 各盡其妙 此亦天生之姿首 以享其名者也原版阅读

▲徐碧雲 記者原版阅读

碧雲現年十九歲 北京人 已故名小生徐寶芳之第四子 斌慶社作科 初習武生 現學靑衣爲童伶後起之秀 大兄蘭元 現爲蘭芳操胡琴 二兄先習老生 後改場面 三兄斌壽 同隸科班 習小生 姊嫁貫大元 妹已許字小樓之子 尙未娶 本年二月滿科 聰明絕頂 如經人裁培 將來不難執占行之牛耳原版阅读

▲韓世昌 記者原版阅读

世昌字君靑 高陽河西村人 該處爲崑弋之淵藪 凡世昌之戚友 皆挂籍劇場 惟世昌家世代攻讀 然其幼時 性喜歌舞 十二歲被表兄侯瑞春引入慶長班 初學武生 後改正旦 民國六年 隨侯益隆等來京 入榮慶社 甫登舞台 即受社會歡迎 其遽享盛名者 約有數種一因議員中有一韓世昌 政客中有一徐世昌 因名分致被取締 結果反把韓郎之名造成 二因久享大名之梅蘭芳尙小雲等 偶然亦演一二齣崑腔戲 如閙學驚夢思凡等 雖云各有所長實亦與韓有所提倡也 蓋韓演戲 首在作工精細 如刺梁刺虎之凜冽 閙學拷紅之憨嘻 琴挑思凡之感慨 出塞藏舟之悲憤 斷橋劈棺之柔情勇敢 胖姑學舌之爛慢天眞 皆盡情盡致維妙維肖 况其台步工穏 喉音淸脆 扮相秀麗 念白明晰 洵不愧崑腔中之錚錚者原版阅读

▲吳彩霞 卓然原版阅读

吳彩霞字幼卿 年四十四歲 江蘇吳縣人 寓琉璃廠東南園 名伶吳巧福子 家學淵源 藝事不惡 初與赶三潤甫諸名角隸小丹桂班 负盛名 繼入中和園後嗓倒名衰落 此在庚子前時也 嗣於辛丑入寶盛和班 演於鷂兒胡同平介舘 慶樂庚子被焚 是年修復落成 該班移入生意頗佳 爲各園冠 嗣改搭中和園 又往江南各地演唱 旋返京嗓復原 名遂大噪 時劉洪升甶淨改生 名滿京華 彩霞與洪升暨陳文啓王郁甫爲金蘭交 演必同台 相依約六載聲譽日隆 洪升歿於滬 彩霞本隨往未之歸 仍在滬演唱 壬戌春始還京 搭各班嗓音高亢較前尤佳 子一名少霞 年已十九歲 習老生 曾搭正樂 現 拜許德義學武生 頗不弱原版阅读

▲趙芝香 記者原版阅读

芝香乃早年靑衣趙寶珠之子 張連泉(文斌之父)之徒 幼學靑衣 性頗聰穎 凡靑衣之重頭戯 無不能演 値此德霖已老 怡雲已故之時 似芝香彩霞等 竟可稱爲絕無僅有之難能可貴者也 (蘭芳豓秋小雲瑤卿琴心等 皆非絕工 另當別論)原版阅读

▲馮子和 記者原版阅读

馮子和上海人 現年三十九歳 久在上海演戯 頗亨盛名 演新戲最爲出色 極爲滬上一般人所稱許 前三年曾來北京獻技 月餘後又返申 刻仍在上海 近更排演西洋戲曲多種 不時演唱 中外人士 倍極歡迎 扮西洋婦人 維妙維肖 該伶在上海戲園中 可爲首届一指原版阅读

▲綠牡丹 記者原版阅读

董郞玉林 黔之安平人 業於靑花衫 以牡丹作藝名 蓋亦趨於時流者 扮相俊逸 態度敏活 唱白尤幽揚 往來津滬間 演其應時髦之古裝戲 崑亂兼長 頗稱噪於一時 排演新戲秀外慧中 每飾一角 無不妙肖 是伶部之能者 惜不時來京 使都門之周郞 無緣瞻其丰采 亦憾事也原版阅读

▲李連貞 卓然原版阅读

李連貞字惠卿 年二十三歲 直隸冀縣人 三歲喪母 隨父榮貴在京 居崇外東茶食胡同營銅局業 年十二歲有父友陳錫五 係廣德樓股東 見連貞姿首嬌好 介紹人富連成社 從蘇雨卿習靑衣 逾二年藝大進 名遂彰 恒與劉榮升高百歲方富元馬連良等合演 並能本戲如得意緣之玉霞夫人 四進十之楊素珍 五彩輿之汪小姐 梅玉配之蘇小姐等 均稱傑作扮相頗佳 嗓亦細亮 經國華報選爲菊界博士 戲劇新聞報舉爲靑衣學士 名大著 十九歲滿科 曾隨蘭芳去滬演於天蟾舞台 赴香港演於太平戲院 知名京外 現仍在科班 爲學生說戯 並不時仍在本班演唱 蓋在科時社主葉春善 待之優厚 感恩知報 不忍脫然離去耳是其重義有足多者 已有室原版阅读

▲吳富琴 卓然原版阅读

吳富琴字慧中 北京人 淨角吳玉林之子 十二歲入富連成社 身材窈窕 容貌娟秀 眼睛光明 旦角中上駟材也 初習秦腔靑衣 演於開場 如黑風洞白蟒山等戲 後社主爲撙節計將秦腔裁去 富琴改習皮黃 經半載藝大進 連貞嗓漸倒 而富琴即承其乏 某大學學生集諸同學捧之最盡力 未及二載嗓亦倒 本戲爲五彩輿之秦氏 梅玉配之少夫人均佳 十九歲滿科 豓秋以其出身科班 戯學淵博 約其配演 間共研究 今夏豓秋應聘去滬 約富琴偕往 爲豓秋生色不少原版阅读

▲趙菊芳 記者原版阅读

趙菊芳原名肇騰 字則儂 年二十五歲 昆仲有二 幼失怙恃 兄名肇勝 字即吾 寄養仇氏 菊芳幼自肄業中學 性嗜音律 初爲票友 癖愛菊花遂取名菊芳云 民國紀元 時方十五歲 便出台獻技甲寅之後 忽棄斯道 從兄學醫 雖不爲梨園業 而歌調之工 未嘗須臾離也 兄看渠可深造 因又爲之延聘名師吳凌仙 加意敎導 深得個中三味 又假名宿朱素雲門墻 復經知交相勸 二次出台 聲譽日起 將來不難成爲好角原版阅读

▲蔡蓮卿 蕭舜田原版阅读

蔡蓮卿亦伶部之演時髦劇者 論其才 實堪造就 數年前 曾從逸叟等諸名宿 研究崑曲頗有心得 念蘇白 尤爲動聽 惟扮相流於俗 難博風雅士之歡迎 每以未能盡美之新劇風行於鄉鎭 近則獻藝天橋之吉祥舞台 鄙俗之新劇 隨便作來 尙能得一部分人之歡迎觀其蓮香讎情記 萬里長城諸作 頗能差强人意 洛陽橋中之老背少妻 小車會等 醜態百出 爲舞台別開生面 呌座力亦頗不弱 爲噉飯計 隨機而投機 亦不幸中之幸事也原版阅读

▲律佩芳 記者原版阅读

佩芳北京人 現年三十三幼隸長春科班習 靑衣 出科後 歷在各園演唱 其弟喜雲 隸富連成 亦習靑衣 二人常爲人說戯 律喜雲因嗓不復元 久不登台 佩芳則時演時輟 蓋亦一不得時之人也原版阅读

▲龔雲甫 記者原版阅读

雲甫名世祥 北京人也 現年六十一歲 寓三里河鞭子巷二條 出身票友 初師劉桂慶 學老生 又從熊連喜改習老旦 聲名大震 初梨園以老旦爲閒角 業之者多庸材 及雲甫紅始爲世重 雲甫通文字 讀書史 故其說白淸晰 無訛字 平生無像片 記者以李嗚玉李溥泉之介紹 與雲甫接談 勸以照像 欣然諾之 當拍得辭朝吊龜及便裝三像 留爲紀念『蕭舜田曰 票友業伶 而能獨樹一幟 儼然爲後進之模範者 孫處而外 當以龔處爲稱最矣 演老旦劇數十年 負譽之重 謂爲有口皆碑 其龍鐘之態度 更能形容獨到 唱白聲凄以淸 調悠商揚 咬字之眞切 餘音之蒼勁 使人聆爲動容 較一味引亢高歌者 巧拙之別立見 宜乎其領袖占行也 雖然 此翁老矣 嗓音時患頹瘂 一旦輟演 菊壇無老旦 能不惜之哉』原版阅读

▲文亮臣 記者原版阅读

高臣京旗人 幼喜音律 曾入票房 嗓音絕佳 親朋慫恿 二十歲後始入祥慶和科班 見老旦一工 將來必缺 遂拜羅福山爲師 專習老旦 喉音沉着 扮相絕佳 所有老旦之正工戲如六殿 吊龜 斷后 龍 袍哭靈 罵曹等 皆其傑作 雲甫老矣 將來老旦一工 除福山亮臣外 更有何人原版阅读

▲裘桂仙 記者原版阅读

桂仙名荔榮 現年四十三歲 幼入長春科班 習淨角 嗓音宏亮 會戲頗多 後拜在何桂山名下 專學銅錘 其演草橋關二進宮等 多有摹仿桂山處 况比種銅錘花臉脚色 邇來正缺人材 所以桂仙之名望 大有一日千里之勢也原版阅读

▲董俊峰 記者原版阅读

董俊峰北京人 年三十六歲 寓北城黃化門 常在各票房走票 拜已故名伶黄潤甫爲師 學花臉遂人內行 久在京津漢登台 扮像魁偉 嗓音暸亮 其最拿手之戲 爲審李七 現隨高慶奎赴滬演戲 頗爲彼處所歡迎 將來在舞臺上 不難大享盛名原版阅读

▲郝壽臣 記者原版阅读

郝壽臣名瑞 年三十八歲 京兆香河縣人 寓崇外北蘆草園 同宗人衆 實望族也 父在京營商久 壽臣即生於京門 幼嗜劇 拜李連仲習花臉戲 庚子時出臺於天津天福園 藝名小奎祿 適汪桂芬由滬返京 道過津門 天福園主堅留 允演三日 第三日桂芬演取帥印 壽臣年十五尙穉 令其扮秦懷玉 俄而拳亂作 各園停演 遂返京而壽臣略通德語 故在德兵營任事約五載 嗣於光緖三十一年 鑒於戲劇發達 而净角人材極少 去津入北馬路會芳園演唱 繼赴哈埠在道外賢樂園演唱半載 返歸營口歷數月 往烟台入丹桂約年餘 偕路三寶馬德成赴高麗 在望京戲院唱半載 復回烟臺 旋去安東沙河子留年餘始返京 所至有聲時宣統元年也 此數年中 雖歷外江而藝事頗精進 繼由路三寶介紹入市場之丹桂 又搭廊房頭條第一樓內之大舞臺 此時壽臣純演銅錘戲 宣統三年搭廣德樓之太平和班 彼時女伶興 尙能男女合演 曾與桂雲峰演連環套惡虎村等戲 名遂震於都下 此後與劉鴻升合演於廣和又去申搭中華戲院 即今之亦舞臺也 返京後屢隸各班 九年赴漢一次 嗣與慶奎偕演於三慶及華樂 曾從葉福海習山門蘆花蕩擲戟等戲 每出台不自惜力 作工且極細膩 故前後台並見重焉 爲人樸素 重信用 爲耶蘇敎徒原版阅读

▲侯喜瑞 記者原版阅读

喜瑞字靄如 本京之淸眞敎人 現年三十一歲 寓西馬尾帽胡同 幼入富連成科班 從葉春善學摔打花臉 武工纯熟 扮相雄武 台步雍容 鑒音雄厚 能戲極多 如靑風寨丁甲山鬧江州招賢鎭溪皇庄穆柯寒等 皆其拿手傑作 無一不佳 去歳在華樂園與高慶奎排演七擒孟獲尤稱佳妙 况喜瑞正在靑年 將來造詣 @@駕黃三之上 亦未可知原版阅读

▲許德義 記者原版阅读

許德義爲已故老生許蔭棠之子 原籍東霸人 現年三十七歳 住棉花四條 幼年曾入福壽科班 與范寶亭遲月庭等同隸一科 學摔打花臉 出譽之後 久在京津一帶各戲園獻技 武工極有根底 最擅長之戲 爲鐵龍山嘉興府 在如今摔打花臉 除錢金福之外 無出其右者門下頗多 在今日武行中 可稱爲前輩原版阅读

▲范寶亭 記者原版阅读

寶亭名號一致 北京人 年三十八歲 現寓前外大外廊營 老伶范福泰之子 幼隸福壽科班 習武花 與兪搌庭遲月亭齊名 久在外江充武行頭 門下甚多 如劉奎官等 即其得意弟子 文武能戲甚夥 而尤以搶排爲最佳 在今日武花面中 可算有數人物原版阅读

▲何佩亭 記者原版阅读

佩亭北京人 現年四十歲 銅錘何桂山之子 習武花 隸福壽科班 與小樓振庭目亭寶亭等 齊名 扮像魁偉 武工敏捷 其唱艷陽樓飾靑面虎 歌昆曲一闋 慷慨淋漓 頗有乃父之遺響 乃父行九 人多呼爲老何九 故呼佩亭爲小何九 近年趨於嗜好 不能演唱 亦可惜也原版阅读

▲侯益隆 記者原版阅读

益隆直隸高陽河西村人 家道殷實 雄於財產 前淸道光年間 其先人成立慶長科班 在鄉 間頗有盛名 其胡慶和魏慶元等 皆該班之弟子也 益隆幼時從老劇師邵老墨學摔打花臉 身手靈敏 嗓音雄壯 其演嫁妹火判恵明下書通天犀蘆花蕩激孟良靑石洞等戲 猶如生龍活 虎 誠爲空前絕後之技 民國六年 曾同崑戈名伶來京 成立榮慶社 大受各界所歡迎 彭 君翼仲謂益隆之功夫 可稱花臉界之絕無僅有 誠非過譽原版阅读

▲慈瑞泉 記者原版阅读

慈瑞泉北京人 現年三十九歲 寓宣外羊肉胡同 曾與董志斌學戲 後又拜羅壽山爲師 學 文丑 能戲不下數十齣 口白之淸脆 作戲之細膩 在如今丑角中 可稱爲少有者 且善用 新名辭 現在丑角一行人材甚爲稀少 蕭長華亦不常出臺演戲 當讓慈瑞泉爲第一原版阅读

▲傅小山 記者原版阅读

傅小山北京人 現年四十歲 幼嫻武工 爲八角鼓五虎棍票友中最享名者 後拜王長林爲師 舉武丑 遂入梨園 在京津演戲多年 頗負時望 爲近今武丑中 絕無僅有者 如巧連環二 龍山臥虎溝均其拿手之戲 現在武丑角一工 極爲缺人 王長林年近古稀 亦不時常出臺 故現在當推小山爲武丑戲中第一角色原版阅读

『蕭舜田曰 得王長林之矯健 而長林老 有張黑之武技 而張黑死 當代武丑之絕無僅有 者其爲小山乎 每演一齣 無不賣力 若盜鈎之朱光祖 宛城之胡車 跌蹼靈敏 更能爲 之生色 宜乎楊小樓 依之爲左右膀 而不能須臾離也原版阅读

▲茹富蕙 卓然原版阅读

茹富蕙字子餘 年二十歲 爲琴師茹萊卿之孫 茹錫九之子 武生富蘭之弟 十歲入富連成 科班 口齒玲俐 性好滑稽 從蕭長華習丑角 更從郭春山習崑腔劇 如風箏誤大小騙掃秦 借靴出塞等 稱爲拿手 家學相承 藝頗可觀 滿科後 隨乃兄富蘭常出演 近復在家習開 口跳戲 如殷家堡九龍盃惡虎村溪皇庄等 技藝猛進 確有根底 非同泛泛 自屬可造之才 將來丑角中 不難成大名也原版阅读

版權頁

原版阅读

书籍简介

文前插图

书籍目录

热点图书

版权所有:2015梨园精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