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9日摄于牯岭市街味轩(右一为朱双云)原版阅读
1941年8月朱双云遗嘱(以上照片由朱双云后人周爱光女士提供)原版阅读
《菊部珍闻》插图(《戏》1938年第1期)原版阅读
序言
周华斌原版阅读
一原版阅读
本书作者朱双云,是民国初期一个独特的戏剧人——既是新剧家,又是旧剧评论家。民国初期报刊盛行,思想活跃,成就了大批卓有成就的思想家、文艺家,朱双云是其中的一员。原版阅读
朱双云(1889—1942)出生于光绪十五年,在清末生活了约20年。他与梁启超(1873—1929)、齐如山(1875—1962)、王国维(1877—1929)是同时代人,仅比梁启超小16岁,比王国维小12岁,比齐如山小14岁。原版阅读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流亡日本,创办了《清议报》,而且在该报发表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呼吁:少年的事业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今日之中国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梁启超,其《少年中国说》不仅鼓舞了民主革命的先驱,也鼓舞了一代跨界的新文化人。原版阅读
戊戌变法(1898)时,王国维21岁,在梁启超任主编的《时务报》当过书记员和校对。庚子事变后的第二年(1901),24岁的王国维游学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东洋”维新思想。回国后,王国维着力于整理国故和考据之学,“而立”之年(1912),撰写了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宋元戏曲考》。原版阅读
齐如山在青年时期学习了西语,赴欧洲经商,看了一些西方戏剧。但他酷爱国内流行的皮黄戏,回国后与著名艺人接触,辅助梅兰芳精化京剧表演,并赴欧演出。齐如山总结和提炼了一系列“国剧”的表演艺术理论,发表于报刊。后来,这些文字集为数百万字的《国剧艺术汇考》,成为其代表作。原版阅读
朱双云少年时期就从事新剧实践,著有中国的第一本《新剧史》参见《新剧史》(校勘本),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年版。。与此同时,他不断在报刊上发表旧剧的考证文章,达百篇以上,便是这本《菊部珍闻》。原版阅读
《菊部珍闻》的文稿始撰于清末民初,正如朱双云在“弁言”中所说:“当吾嗜剧之年,犹在光绪之末时”,常请教于名伶。民国元年后,因为“从事话剧,与梨园渐疏”。然而“积习难除”,仍然与京剧前辈孙菊仙等多有交游。尤其在1913年25岁时,到汉口办理剧务,同时“自营京班”。耳濡目染,“于梨园珍闻,尤尽得无遗”。原版阅读
20年代末30年代初,朱双云在《戏剧画报》、《蜜丝》、《社会月报》、《戏》等刊物上开辟了“菊部珍闻”专栏,将梨园界所见所闻的“遗闻轶事”陆续整理发表,计百余则。他本有结集出版的意愿,但抗战军兴,未能遂愿。原版阅读
作为新剧和旧剧的实践者,朱双云始终强调戏剧要配合时势,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包括他在京剧改良时期的创作亦是如此。30年代后期,朱双云热衷于抗敌戏剧的创作和经营。《菊部珍闻》并非当时文艺界的主流,可能这也是被搁置的一个原因。原版阅读
事隔半个多世纪,赵骥先生整理朱双云的百余则“菊部珍闻”,辑为专著,同时结合民国时期报刊的相关资料加以校勘,以适应当今学界的需要。在“校勘记”中,赵骥先生同时阐述了朱双云毕生的戏剧追求。如其所说,朱双云少年时期即热衷于新剧活动,同时记录旧剧界的传闻。他病逝于1942年,被埋葬在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墓旁。其自拟墓志铭总结自己的一生,称“毕生尽瘁于戏剧事业之朱双云先生之墓”。原版阅读
可见,朱双云是《少年中国说》所倡导的“壮哉,我中国少年”中之一员。在晚清和民国前期的戏剧界,朱双云是值得记录而不该被遗忘的。原版阅读
二原版阅读
民国早期与戏曲相关的书刊十分盛行,如:1918年上海交通图书馆出版的《鞠部丛刊》、1920年生生美术公司出版的《戏学大全》、1926年大东书局出版的《菊部丛谈》等。又有报刊不下十余种,如《戏杂志》、《戏剧月刊》、《剧学月刊》、《梨园公报》、《国剧画报》、《立言画刊》等。仅《申报》所载有关戏曲的文章,就数以千计。参见傅晓航、张秀莲主编《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4月版。原版阅读
本书所辑“珍闻”,是专业戏剧人朱双云亲自访谈京戏耆宿的所见、所闻、所得,有它特殊的价值。作为戏剧实践者,朱双云经历过20世纪初新剧的开创、20年代命名的“话剧”(drama)以及“国剧运动”。原版阅读
所谓“国剧运动”,是留学过英、美的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人士呼吁的“戏剧改进”运动,集中表现为1926年新月书店出版发行的《国剧运动》一书。该书收录23篇戏剧史论文章,包括曾经留日了解“新剧”的梁实秋等的文章。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提倡“国剧运动”的人士普遍带有西方“戏剧”观念,包括旧剧与新剧。主编余上沅认为:他们提倡的“国剧”,是“中国人用中国的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见余上沅《国剧运动》一文,原发表于1926年北京《晨报》副刊。民国十六年(1927),用作上海新月书店发行之《国剧运动》一书之“序”。。“国剧运动”的戏剧观念具有理性的指导意义,但具体的“国剧”形态尚缺乏实践印证。原版阅读
30年代初,广泛运用“国剧”概念的是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他们称京剧为“国剧”,1931年在北京创办了“国剧学会”,附设“国剧传习所”,举办“国剧展览”,出版发行了《国剧画报》,影响很大。由此,以京剧为“国剧”的观念渐渐成为社会时尚。原版阅读
当时传统京剧仍称“皮黄戏”、“京戏”。朱双云的百余则“菊部珍闻”始于晚清皮黄戏耆宿孙菊仙等的口述,终稿于1938年《戏》杂志的文章,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这半个世纪,正是中西方戏剧碰撞交融的关键性历史时期。他既没有将发端于西方文化的新剧、话剧称之为“国剧”,也没有将传统京戏称之为“国剧”,而是以场上演出为视角,称之为“菊部”。原版阅读
民国时期,“菊部”指传统的歌舞戏曲专业演员,特别是名角,也是京剧领域的代名词。按朱双云的戏剧观念,“菊部”在戏剧形式上难以为西方式的新剧和话剧所取代,关键在于观众赞赏和艺术上合情合理。“珍闻”的意思,则是时人不大了解的点滴见闻,表现为新剧家眼中闪烁的旧剧之光和旧剧之珍。原版阅读
由于是报刊上的专栏短文,所以《菊部珍闻》十分零散,没有完整的章节。文风采用散文式的白话,娓娓道来,如诉家常。这些短文的内容极为宽泛,颇多生动的细节,涉及京剧习俗,京剧行当,京剧服饰、道具、戏台、配乐,京剧史话,以及京剧评论,如:原版阅读
京剧习俗——“九皇会”、“武昌会”、“祖师爷”、“老郎神之又一幕”、“开台”、“破台”、“戏规”、“班规”、“管事”、“出牙笏”、“彩钱”、“忌讳”、“说公话”、“堂会”、“行话一斑”、“挂单”等。原版阅读
京剧行当——“应行”、“抱牙笏”、“丑角”、“勾脸”、“上下手”、“龙套”等。原版阅读
京剧服饰、道具、戏台、配乐——“四尺四”、“加官脸”、“大师兄”、“二”、“白虎口”、“六场通头”等。原版阅读
京剧史话——“四大徽班”、“汉戏一鳞”、“守旧命名之由来”等。原版阅读
京剧评论——“老戏翻新”、“老小皆宜”、“衣箱缺点”、“孙菊仙大跳《加官》”、“《失街亭》引子之各执一词”、“《冀州城》应唱二黄”、“净角不唱反二黄”、“《恶虎村》有两种演法”、“《玉堂春》之一字研究”、“《六月雪》之我见”、“《女起解》之研究”、“《宝莲灯》之价值”、“应在淘汰之花蝴蝶”等。原版阅读
晚清石印技术和照相术先后被引进中国,在报刊盛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报刊插图甚至摄影的流行。朱双云的戏剧界挚友郑正秋,1912年主办《图画日报》,请报刊画家沈泊尘(1889—1920)担任戏画主笔。沈泊尘擅长于画漫画和写实的黑白画。1920年去世前,留下了报刊戏画75幅,涉及当时诸多京剧名角的舞台风采,如文武老生谭鑫培、孙菊仙、三麻子、潘月樵、小杨月楼、杨瑞亭,旦行朱幼芬、毛韵珂,老旦龚云甫,净行金秀山,丑行小子和、周五宝、李百岁,武生小达子,以及少年时期的盖叫天等。《沈泊尘先生画宝》(石印本),民国九年(1920)上海生生美术公司印行。先父周贻白藏。民国早期报刊上图文并茂的报刊戏画,可与《菊部珍闻》相配,不妨在此展示几幅(图一至图四)。原版阅读
图一 《跳加官》文字:“戏园惯例,开幕必先跳加官。座中或有官长观剧,临时亦演跳加官,盖取其升官发财之意也。自国改后,此例遂废,而‘一品当朝’、‘天下万年’之字样不复重现于舞台矣。”原版阅读
图二 谭鑫培之《洪羊洞》文字:“谭鑫培唱倒板之真相。”原版阅读
图三 少年盖叫天之《恶虎村》文字:“盖叫天、李德山激斗时之真相。”原版阅读
图四 小子和之《打花鼓》文字:“小子和客串好戏,相公亲嘴在小锣上的神气。”原版阅读
京剧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0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保护与抢救的语境下,《菊部珍闻》中的点点滴滴,相当于晚清和民国早期京剧耆宿们比较翔实的口述见闻,可视为不可多得的京剧场上表演艺术之信史。原版阅读
是为序。原版阅读
2016年6月30日于北京原版阅读
菊部珍闻(一)弁言九皇会武昌会抱牙笏四尺四二应行六场通头上下手上手怕《战盘河》下手怕《武当山》龛瓤子勾脸半把椅子倒堂关脸今昔勾抹之不同丑角扮王累之由来用笛之原因白虎脸丑角封箱一句二黄一句西皮净角不唱反二黄衣箱缺点《失街亭》引子之各执一词《铡美案》之来源《定军山》黄忠下场之原因《冀州城》应唱二黄请训开篇子武怕戴帅盔,文怕八面威《恶虎村》有两种演法躺、蹬、站起班必知打鼓之今昔三项头排新戏之步骤贵俊卿《斩谡》之戏词刘永春之一具衣箱李春来之龙套孔明出场不应打四记头唱《空城计》的是反革命《蜡庙》今不见貔貅《玉堂春》之一字研究老郎神之又一幕排新戏请吃点心之由来周来全当场窘人《潞安州》今不托孤矣牌楼、出洞今何在汉戏一鳞话剧一爪潘月樵之机变守旧命名之由来剁网子烧铺盖四大徽班挂单自荐行话一斑忌讳加官脸说公话白虎口戏规班规大师兄堂会管事派戏须知龙套定调门破台请驾祖师爷(一)老郎(二)武昌开台出牙笏陪坐钟彩钱金榜跋语
菊部珍闻(二)上海第一评戏者《六月雪》之我见昔日清茶今燕窝不拿而关老戏翻新《女起解》倒板出场之来历《女起解》之研究《宝莲灯》之价值孙菊仙大跳《加官》方南生假扮陈彦衡漱石生爨演鸿都道士《铁公鸡》之变迁应在淘汰之花蝴蝶老小皆宜南巡秘记神怪与迷信叶楚伧为梅王作本纪附录一:《菊部珍闻》校勘记一、关于《菊部珍闻》二、关于作者三、朱双云早年的戏曲活动四、戏曲事业的经营家五、汉口的平剧改革和抗战劳军六、重庆的最后人生驿站七、朱双云家庭的点滴附录二:《菊部珍闻》原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