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刊》编辑委员会
顾 问 郭汉城原版阅读
主 编 刘 祯原版阅读
副主编 毛 忠原版阅读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原版阅读
王廷信 王安祈 王安奎 朱万曙 朱恒夫原版阅读
李 玫 李胜素 吴开英 陈世雄 周华斌原版阅读
周育德 郑传寅 赵山林 胡芝风 钮 骠原版阅读
秦华生 顾春芳 龚和德 梁 燕 屠 珍原版阅读
曾永义 靳 飞原版阅读
编辑部主任 毛 忠(兼)原版阅读
启动展览(艺畹芳华——青年梅兰芳与京剧艺术展)原版阅读
参会领导与获奖作者合影留念原版阅读
梅兰芳纪念馆刘祯馆长致辞原版阅读
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刘锁荣主持开幕式原版阅读
论坛现场原版阅读
王安奎点评原版阅读
周华斌点评原版阅读
郑传寅点评原版阅读
刘祯点评原版阅读
论坛结束后与会学者合影原版阅读
原版阅读
展览(一)原版阅读
展览(二)原版阅读
梅兰芳1910年9月18日文明茶园演出戏单(梅兰芳纪念馆藏)原版阅读
在“艺畹芳华——青年梅兰芳与京剧艺术展”暨“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走出“五四”戏剧论争之后的梅兰芳与“新青年”一、“五四”戏剧论争中的梅兰芳二、“新青年派”对梅兰芳态度的转变三、新文化人推动梅兰芳访美四、简短的结语
有情的主体:梅兰芳的女性形象创造与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一、从色情到抒情二、有情女性形象的创造三、女性意识的群体实现
浅谈“新文化”文人对梅兰芳的批评一、“新文化”文人对梅兰芳的批评二、“新文化”文人对梅兰芳批评的分析三、梅兰芳对“新文化”文人批评的回应四、“新文化”文人对梅兰芳批评的当下意义
临行前的围攻:梅兰芳与1929年的《文学周报·梅兰芳专号》一、内容概述二、时间节点与文化语境三、事件后续与影响
梅兰芳扮相中的现代戏剧意识一、梅兰芳“扮相”之美二、“扮相”之色、艺三、“扮相”作为一项剧评标准
梅兰芳的艺术自觉一、新观演结构的产生二、旦行“身体”解放三、演员的“主体意识”
从“化锏为剑”看“梅舞”的变中求适一、向“耍锏”程式的借鉴(一)身段程式(二)调度程式(三)音乐程式二、“剑舞”对“耍锏”的化用与发展(一)身段程式之变(二)音乐程式之变附录:《霸王别姬》剑舞身段谱
梅兰芳对早期京剧“红楼戏”的探索与改编一、梅兰芳“红楼戏”改编概况二、梅兰芳“红楼戏”艺术特色与创新精神三、梅兰芳“红楼戏”不足之处及对当下戏曲的启示
别谱新声配梅郎——梅兰芳与缀玉轩“幕僚长”李释戡一、“一门词翰,辉映后先”的将军二、“选调斟词”的梅派编剧三、“以人情始,以人情终”的关系
日本传统戏剧的“他山之石”——浅谈梅兰芳访日演出对日本传统戏剧界之影响一、梅兰芳的艺术重新唤醒日本对本国传统戏剧规则的总结二、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帮助日本开始回眸本国戏剧的历史和传统,同时帮助日本找回本国戏剧的本源三、梅兰芳的艺术推动了日本戏剧“女形”艺术的合理化发展
从戏曲到电影——以《生死恨》为例分析戏曲空间的电影化一、戏曲舞台空间的特征二、舞台艺术空间的具现化尝试1.舞台样式的具现化2.唱念做打形式感的改编三、镜头语汇构筑电影空间1.画面内容和情感氛围2.镜头运用与戏曲节奏四、总结
梅兰芳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解释错位——对斯达克·杨戏曲评论的辨析一、对梅兰芳“纯洁和完整”表演的误解二、对梅兰芳“现实主义”艺术的误判三、对梅兰芳“自由精神”本质的误读
香南雅集考论——兼论非园、学圃之会一、回到现场:地点、时间与人物(一)惜阴堂与三次香南雅集(二)非园、学圃之会二、雅集的文本延展三、宴集人士的身份特点与遗民文人的生存状态
国之代表,别样芳华——《北洋画报》中的梅兰芳一、情谊密切——《北洋画报》与梅兰芳(一)华北巨擘——《北洋画报》概况(二)相识已久——冯武越与梅兰芳(三)图文并茂——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二、国之代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梅兰芳(一)书画之交——梅兰芳的对日交流(二)接待外宾——各国宾朋纷至沓来(三)访问美国——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