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傩俗礼仪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原版阅读
曲士飞 曲六乙 朱联群 刘 祯 江 棘原版阅读
李志远 巫允明 何玉人 张 帆 周华斌原版阅读
姜尚礼 袁志鸿 麻国钧原版阅读
序言:珍贵的历史足迹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曲六乙原版阅读
恰似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十年匆匆闪过。几多泥沼,几多烟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探索、寻觅一息尚存的傩戏、傩文化遗存,我们这些被一些同行讥讽为“宣扬封建迷信”、“搬神弄鬼”、带有“傻气”的人,到穷乡僻壤去访问“文革”以来被打成“黑五类”的土老师(巫师)和从事民俗祭祀活动的会首、民间艺人。彼时,为了取得“合法”的途径,我们必须持有当地(省级)文化部门“同意访问”的信函。而这也非易事,甚至有人从中作梗。记得我第一次去江西南丰访问,就遭到“无厘头”的拒绝,原来省里有人来了电话,明确指示不要接待。我不死心,转道去婺源。刚进市区,文化局派人截住我,说局领导外出恕难接待,好在他拿出一盒记录婺源“舞鬼”的录像带。吃闭门羹算得了什么,意外获得宝贵的影像资料,我当然满意而归。原版阅读
我们的初期考察,主要是受到王国维的“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宋元戏曲史》)和董康的“戏曲肇自古之乡傩”(《曲海总目提要序》)的启迪,以及20世纪50年代,舞蹈家盛捷率领的考察队对江西南丰、婺源五县的傩舞、傩戏考察报告和刘恩伯、赵景琛考察桂北6个县傩舞的考察报告的强烈“刺激”,实地了解戏曲与原始宗教、原始礼仪歌舞以及社祭、巫、“尸”、道的渊源或联系,而中心议题则是“傩是戏曲的活化石”。原版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秋桂教授提出了“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的课题,表达了同我们合作的意愿。该课题后经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渠道获得文化部有关部门的批准,双方合作,组织大陆多个省、区的数十名有关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其突出特点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考察方法,以各种仪式活动为中心(含各地目连戏和道教仪式)撰写出包括宗教学、民俗学、方志学、民间文艺学等的考察报告。不到5年,出版了近百种考察报告和专集。原版阅读
与此同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同晋、冀、湘、桂、滇、川、青、甘和徽、赣、黔、京等地的政府部门或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主办、召开了10多次大型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而且每次都有相关论文集出版。原版阅读
老天不负苦心人,到了新世纪初,贵州的地戏、撮泰吉,安徽的池州傩,江西的南丰傩、婺源傩,广西的师公戏,云南的关索戏等,都被批准纳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此前被打成“黑五类”的土老师、会首、民间艺人则被评定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原版阅读
人越老,越怀旧。在讨论、编选这部集子时,不由得想起陆续离世的战友:王兆乾、任光伟、林河、顾建国、黎方、钱茀、于质彬、顾峰、朱建明、曹琳、隗芾、寒声……古人云:“其人已逝,其道弥著。”以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原副会长王兆乾兄为例,他原是安徽黄梅戏的著名编剧兼作曲家,却“着迷”傩戏、傩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他几十年如一日,考察各种宗教、民俗样式的仪式戏剧,很多春节都住在池州等地区的农民家中。1986年在安徽举办的首届傩戏研讨会上,他提交的几篇论文被一致认为水平最高,最有学术分量。他同奥地利学者布兰德尔教授合著的德文版《傩戏》在德国发行。直到目前,这仍是唯一的一部向海外介绍、宣传中国傩戏的著作。原版阅读
“逝者如斯夫!”这里,我不必一一列举他们在傩戏学或称仪式戏剧学领域做出的成就,我们只需拜读他们被编选在本集中的单篇论文,就会感受到他们对各种学术课题涉猎之深广。原版阅读
回想30年前在贵阳成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时,只有二十几位会员,如今,30年后的今天,老、中、青三代的成员已达400余人。他们各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已退休),却都能沿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对各自选定的学术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被选入本集的论文,反映了他们在傩戏学或仪式戏剧学领域的价值和贡献。而在未来第二个30年里,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将承担起进一步扩展傩戏学科或仪式戏剧学科的神圣重任,驰骋向前。原版阅读
88岁老翁于北京原版阅读
戊戌年中秋原版阅读
中国戏曲在农村的发展以及它与宗教的关系——在戏曲研究所的讲话一、关于目连戏二、戏曲农村传播的方式和情况三、北方戏曲的发展四、结论
试释良渚文化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一个持续五千年的文化现象
由图腾组成的全方位立体防线——傩俗中生命意识的特殊体现一、村寨傩二、宅院傩(一)门神(二)“吞口”(三)“铺首”(四)排水管瓦兽(五)鸱吻、瓦猫、瓦当、滴水(六)锦鸡(七)虎·钟馗·“辟邪”三、人身傩四、陵墓傩
傩祭与艺术一、傩的源流二、傩文化的独特性三、江西傩舞与威宁傩戏
萨满文化与黔北傩文化的比较研究一、祭祀与仪式二、神系与偶像三、神饰与法器四、法术与占卜
中日稻作文化与傩文化比较研究导 言一、傩面具——中日傩文化的共性之一二、鸾的传人——中日傩文化的共性之二三、傩与农耕——中日傩文化的共性之三四、“姊妹传人种”神话——中日傩文化的共性之四五、中日傩文化的其他共性结束语
方相氏装束的哲学意蕴一、方相氏体现的空间观念二、方相氏体现的时间观念三、方相氏与造化论四、方相氏与九宫
中国戏剧治史方法的再探讨——兼论傩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一、治史基本方法的再探讨二、戏剧定义的再探讨
傩源考——论周代“方相行为”的原始传统一、周官傩——上古傩的重要根据二、“方相行为”的原始宗教传统(一)周官傩的双重性质(二)“方相行为”中的准宗教特征(三)“方相行为”中的超自然体观念三、“方相行为”的原始化装传统(一)化装艺术的初期演变(二)面具的萌芽形式是披兽皮(三)方相熊皮假形四、“方相行为”的原始群舞传统五、“方相行为”综说
乞儿驱傩与宋杂剧——韩城“北宋杂剧图”壁画读解一二三(一)关于“酸寒”(二)关于“散乐”与“杂剧”(三)关于“宴乐”与“葬礼”
交融与疏离——戏曲与祭祀仪式剧异同论引 言一、最初的分野:巫优分化二、演出形态的异同三、展演空间异同四、授受主体异同五、最后的分野:脚色行当体制
“傩仪”——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遗存一、历史的回顾二、“天人合一”在“傩仪”中的体现三、“面具表演”并非一定与古代中原“傩文化”有关
中国傩神简论一、傩神概说(—)傩神的名称(二)傩神的类别(三)傩神变异特征二、傩神与神话(一)从神话之兽到傩仪之神(二)从伏羲女娲到傩公傩母三、傩神与宗教(一)原始宗教的本位神(二)傩神群中的佛教神(三)傩戏中的道教神(四)《三元和会》的三教神四、傩神与民俗(一)民俗始祖神(二)民俗禁忌神(三)民俗民事神(四)民俗游戏神
傩戏和少数民族拟兽戏剧的比较研究——两江共源,流态各异一二(一)“跳虎节”(二)“蚂节”三四五
东亚傩祭与中韩日假面剧之始一、从汉傩到宋傩二、宋傩的人格化、戏剧化倾向(一)将军(二)门神(三)判官(四)钟馗(五)土地神(六)灶神三、宋元神鬼表演和戏剧中的神鬼形象四、傩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三个历史阶段五、日本傩事的三途并进六、日本傩的艺能化进程
试论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吴越傩文化初探一、傩戏源于良渚文化二、傩戏由吴越流向中原(一)吴越傩文化是随着整个吴越文化流向黄河流域中原一带的(二)良渚傩文化对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的影响也是极明显的(三)良渚傩文化明明是中国最早的傩文化三、傩戏在吴越的遗踪
张渤信仰仪式的跳五猖一、历史上祀张活动的等级与规模二、祀张祭仪“跳五猖”的形式与内容三、“跳五猖”中阴阳五行说及道释的配置四、“跳五猖”所含古代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结 语
试论香火童子会的形成及其群体一、香火童子会与“野雩”二、香火童子会与“法会”、“俗讲”三、香火童子会一族四、东岳·神门·洪山五、神书·巫书·香卷六、中介神魏九郎
南通童子祭仪剧三类一、“义袭古礼乡傩”的祈神逐除戏二、“三仙圣女我祖师”的童子史源戏三、“村会年新胜会年新”的世俗劝善戏
南丰傩神和宜黄戏神一、清源祖师其人二、清源奉为傩神三、清源转为戏神
论家族傩——以临武县大冲乡油湾村王氏家族的傩祭为例一、家族傩是在家族祠祀的基础上形成的二、家族傩是儒、道、佛与巫教的结合三、傩戏《孟姜女》寄托着家族的愿望
华南仪式剧探微一、华南民间神诞及酬神演戏祭文、布告二、华南仪式剧演出习俗及代表性剧目(一)粤剧例戏(二)潮剧“四出连”(三)广东汉剧“打三出”(四)海陆丰正字戏、白字戏、西秦三剧种共拥有的“扮仙”(五)海陆丰地区剧种的“请叉剑”、“彩棚”和“出煞”、“收妖”等演出习俗(六)粤剧、正字戏的“目连戏”(七)粤北乐昌花鼓戏的“庆神戏”(八)粤东紫金花朝戏的演出习俗(九)粤北师公戏、海陆丰师公戏和竹马戏等三、研究华南仪式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黔东北地区傩技的民俗象征意义一、黔东北地区傩技的主要形式二、黔东北地区傩技的民俗象征意义三、结语
撮泰吉:祭祀化的祖先崇拜与形象化的彝族生命史诗一、彝族历史文化与撮泰吉二、祭祀化的祖先崇拜三、形象化的彝族生命史诗四、撮泰吉成形的年代应是彝族圣祖杜姆时期五、关于撮泰吉与戏剧发生学
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一、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类型与程序(一)(二)二、傩祭仪式的空间设置三、俗世与神界的连接(一)呈递文疏(二)设置或再现神灵空间(三)空间的隔断四、傩祭仪式空间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梓潼信仰的傩坛表达——来自贵州道真三桥接龙坛班的调查一、安梓潼(一)仪式举行时间(二)仪式前的准备工作1.书、贴牌位2.神像装脏及其他3.香案设置及其他(三)仪式程序及规模二、上梓潼钱三、敬梓潼1.仪式举行时间2.坛场的布置3.仪式程序4.仪式所用乐器及其他法器(物)5.仪式所用舞步6.仪式所用文书7.仪式所用音乐曲调8.仪式所用手诀、符咒9.仪式所需人员与时间四、梓潼斋(会)1.吉期选择2.坛场布置3.仪式规模4.仪式所用法器(物)5.仪式所用文书6.仪式所用符讳7.仪式中所用手诀8.仪式中所用咒语9.仪式所用唱腔10.仪式所用曲牌11.仪式所用舞步五、扫殿会六、还梓潼愿1.吉期选择2.仪式举行地点3.所需人员与时间4.仪式程序5.仪式所用供品6.仪式所用法器(物)7.坛场的布置8.仪式所用曲牌9.仪式所用手诀10.仪式所用文书11.仪式所用咒语12.仪式所用符讳七、唱梓潼戏1.单纯的“唱梓潼戏”2.祭戏相融的“唱梓潼戏”结 语
当代巴蜀傩戏的民间传承与衍变——以中国四川省广元射箭提阳戏为例一、川北傩戏与提阳戏二、射箭提阳戏的文化艺术特征(一)独具一格的孟姜女故事(二)生动鲜活而朴素简单的表演(三)以打击乐为主的伴奏器乐(四)乡土化的女角头饰(五)供奉神祀的多样性与地域性三、傩坛戏传承中的变异和启示(一)关于演出剧目和技艺的变异(二)关于射箭提阳戏的传承源流问题
重庆酉阳土家族面具阳戏——神奇世界的戏剧文化遗存一、地理环境与村民生活(一)崇岭环绕的地理环境(二)族姓集中的居民构成(三)务农为本的基本生计二、面具阳戏的基本资料(一)崇奉鬼神的信仰习俗(二)阳戏的起源与现状1.史料记载的酉阳阳戏的起源2.民间流行的酉阳阳戏的起源3.酉阳面具阳戏的现状(三)面具阳戏供奉的神灵1.吴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2.盖天古佛伏魔关圣帝君3.供奉的其他诸神三、面具阳戏的坛班四、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一)还愿祈神跳戏1.基本结构2.主要内容(二)酬神祭祖跳戏1.基本结构的不同之处2.各段落的大致内容五、面具、服装、道具及法器(一)阳戏的面具(二)阳戏的服装、道具及法器六、面具阳戏的唱腔与打击乐(一)阳戏的唱腔(二)阳戏的打击乐七、结语
从傩仪“掳瘟”到傩戏《划干龙船》一二(一)傩坛与戏台的合一(二)巫师和艺人的合一三(一)宗教内容的艺术化,即戏剧艺术化(二)宗教内容的世俗化四(一)艺术上尚处在戏曲的初级阶段(二)思想内容上服从“驱瘟逐疫”的主旨
长元绝兮终古——论《楚辞》与沅湘巫傩文化一、屈原的沅湘情结二、《九歌》中的傩祭因子三、《九歌》与沅湘傩坛的“舟船”巫术四、从《九歌》看沅湘巫傩文化的艺术特色
湘西毛古斯研究导 言一、灵神信仰与毛古斯的原始胎记(一)自然神的重要位置(二)图腾物的历史根巴(三)祖先神的阴灵显应(四)生殖欲的竭力宣泄1.祭拜女阴2.崇拜男根3.制作灵婴4.表演歌舞5.单列剧目二、文明进程与毛古斯的世俗趋势(一)由女而男的祖神更迭(二)由古及今的剧目积淀1.渔猎剧2.农耕剧3.婚俗剧4.家庭劳动剧5.生活剧6.办学剧(三)由野及文的祭仪代序(四)由专及兼的司职异变三、人神交通与毛古斯的术祀功能(一)象神术(二)降神术1.架设通道2.音响报讯3.歌舞迎驾4.扮演神戏(三)赐福术1.围猎赐福2.生产赐福3.生育赐福4.征战赐福(四)扫邪术余 论
古梅山峒区域是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调查(一)一、张五郎与蚩尤、盘瓠的关系(一)他在法事仪式中的神职是掌管梅山院内的五路猖兵、五路坛神(二)在有关张五郎的“祖师符”上更直接融入了“蚩”字与牛图腾威力的印记(三)其倒立形象源于盘瓠始祖是倒挂身首跌岩而死的传说
民间社赛“乐星图”解——上党古赛乐艺建构考析一、“乐星图”本质属性二、《雅乐》在古赛中的历史地位及其美学蕴涵三、《燕乐》在古赛中的实用价值及唐宋大曲演进历程(一)侑盏乐舞1.【倾杯】为侑酒之歌2.【倾杯】趋向大曲3.【倾杯】已成大曲4.大曲裁截用之5.【倾杯】与【三台】多在供盏乐次中并用6.【倾杯】、【三台】前后用法(二)“配戏”乐舞1.乐舞向戏剧转移2.第三盏的歌舞戏
固义大型傩戏《捉黄鬼》考述一、基本角色和节目(一)西大社节目(包括文执事、武执事、脸戏、捉黄鬼、脸谱角色、赛戏等,共6类,250多人)1.文执事2.武执事3.脸戏4.捉黄鬼角色5.脸谱角色6.赛戏角色(二)刘庄户节目(6种共100多人)(三)南王户节目(5种共70多人)二、演出日程及方法(一)正月十四亮脑子(二)正月十五正式演出1.踏边迎神2.村街摆道子3.西场演出4.南台抽肠5.村街庆贺6.下午演出7.晚上演出(三)正月十六(四)正月十七三、长(掌)竹与脸戏演出1.在迎神、送神等仪式中2.处置黄鬼前3.在脸戏演出中四、赛戏演出及剧本五、迎神、祭神仪式(一)请神、迎神(二)正月十五演出中的等神活动(三)正月十六、十七的求神、送神仪式六、脸戏及捉黄鬼的来历七、社首与组织管理(一)组织人员(二)排练(三)演出前的各项准备长(掌)竹唱词选抄(民国廿四年六月誊)请神送神观棚换尾祭虫蝻冰雨过厨身十八班吊掠马身十五班夺壮(状)元附:固义村《捉黄鬼》演出行进路线示意
敦煌傩散论一、敦煌傩属于唐代傩文化体系二、敦煌傩的歌唱与伴乐1.P.3270号第五首2.P.2569号第一首(又见于P.3552号抄本)3.同上号第四首(亦见于P.3552号)4.同上号第六首(亦见于P.3552号)5.P.3270号抄卷第二首三、敦煌傩队的不同性质和多种组合1.坊巷傩队2.佛教傩队3.祆教傩队四、余论:近代所谓的敦煌傩
西藏傩祭考释一、祭山神、战神的嘛呢堆二、祭祀天地万物众神的风马经幡三、对人类自身作直接崇拜的生殖祭祀四、苯教三界神灵信奉及其主要祭祀五、苯教各种各样巫卜及其祭仪六、门巴族狩猎巫祭七、藏历新年各种驱鬼活动八、神秘玄奥的语咒祭和符咒祭九、藏传佛教最高境界的修祭法“乐空双运”
羌族民间仪式戏剧的活态存在——来自理县蒲溪尔玛人村寨的田野报告一二三
寺庙艺术“查玛”探析一、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二、寺庙艺术“查玛”的内容、形式及其他三、“查玛”艺术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四、“查玛”艺术对内蒙古地区文化艺术的影响
黑龙江宁安满族“跳玛虎”和“玛虎戏”一、跳玛虎(一)驱魔纳吉(二)上瓦镇宅(三)旱天求雨二、玛虎戏(一)乌林达布殉节(二)罕王开山(三)康熙私访(四)永贞治水(五)二打金川(六)敖东格格